发明名称 空调装置
摘要 一空调装置,其包括一单一热源装置,该单一热源装置包括一压缩机、一逆流阀、一室外热交换器及一蓄压器;复数个室内单位,其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及第一流量控制器;一第一主管及一第二主管,用以连接在该热源装置及该室内单位;一第一分支接头,其可选择性地将各个室内单位内的该室内热交换器之一端至该第一主管或是该第二主管其中之一;一第二分支接头,其经由该第一流量控制器连接至各个室内单位内的该室内热交换器之另一端,且亦经由一第二流量控制器连接至该第二主管;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二分支接头经由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连接在一起;该第二分支接头经由一第四流量控制器连接至该第一主管;一接合装置,其包括该第一分支接头、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该第四流量控制器及该第二分支接头,且其配置在该热源装置与该室内单位之间;且该第一主管的内径较该第二主管的内径为大;以及一开关阀机构,且可配置在该第一主管及该热源装置内的该第二主管之间,以分别将该第一主管及该第二主管转换至一低压状态及一高压状态。
申请公布号 TW174451 申请公布日期 1991.12.01
申请号 TW080211239 申请日期 1991.04.12
申请人 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中村节;谷秀一;河西智彦;高田茂生
分类号 F24F3/44 主分类号 F24F3/4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澄文 台北巿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
主权项 1. 一空调装置,其包含:一单一热源装置,其包括一压缩机、一逆流阀、一室外热交换器及一蓄压器;复数个室内单位,每个室内单位包括热交器及第一流量控制器;一第一主管及一第二主管,连接在该热源装置及该室内单位之间;一第一分支接头,其可选择性地连接各个室内单位内的该室内热交换器之一端至该第一主管或是该第二主管;一第二分支接头,其经由该第一流量控制器连接至各个室内单位内的该室内热交换器之另一端,且亦经由一第二流量控制器连接至该第二主管;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二分支接头经由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连接在一起;该第二分支接头经由一第四流量控制器连接至该第一主管;一接合装置,其包括该第一分支接头、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该第四流量控制器及该第二分支接头,且其配置在该热源装置与该室内单位之间;该第一主管的内径较该第二主管的内径大;以及一开关关机构,其可配置在该第一主管及该热源装置内的该第二主管之间,用以分别将该第一主管及该第二主管转换至一低压状态及一高压状态。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 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一气液分离器配置在该第二主管内;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连接在该气液分离器及该第二分支接头之间;且该接合装置除了该第一分支接头、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该第四流量控制器及该第二分支接头外,受包括该气液分离器。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配置有一旁通管,其有一端连接至该第二分支接头而另一端经由一第三流量控制器连接至第一主管;一第一热交换部份,其在连接该第三流量控制器的该旁通管与该第一主管之间,以及在连接该第二主管的一管与第二流量控制器之问进行热交换;且该接合装置除了该第一分支接头、该第二分支接头、该第二流量控制器及该第四流量控制器外,包括该第三流量控制器、该第一热交换部份及该旁通管;藉此来执行使该第二主管内之冷媒成为二相状态,及使在该第一热交换部份的出口处之冷媒状态达到一预定程度的过冷却之控制。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配置有一旁通管,其有一端连接至该第二分支接头且另一端经由一第三流量控制器连接至第一主管;一热交换部份,其在连接在各个室内单位与该第二分支接头之间的分支管之滙流处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部份,其在该分支管与该第三流量控制器下游的旁通管其中一部份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压力检知装置,其配置在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二流量控制器之间;第二压力检知装置,其配置在该第二流量控制器及该第四流量控制器之间;及流量控制器控制装置,其在一该室内单位同时执行冷房及暖房且该室外热交换器作用为蒸发器之状况中,控制该第三及第四流量控制器而藉以将由该第一及第二压力检知装置所检知到的压力之间的差距控制在一预设之范围内。5.如申请里利范围第 4 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该流量控制器装置所执行的控制可使当该第三及第四流量控制器内的流量率增加时,该第三流量控制器较该第四流量控制器为优先,以及在当该第三及第四流量控制器内的流量率减小时,则该第四流量控制器较该第三流量控制器为优先。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另配置有第一压力检知装置在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二流量控制器之间的管上;第二压力检知装置,在该第二流量控制器及该第四流量控制器之间的管上:及流量控制器控制装置用以在所有的室内单位均执行暖房之情况中控制该第四流量控制器,藉以将由该第一及第二压力检知装置所检知到的压力差控制在一预设之范围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该第一分支接头可选择性地将该室内热交换器的一端经由一气液分离器连接至该第一主管或是该第二主管其中之一;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二分支接头经由该气液分离及该第二流量控制器连接在一起;另外配置有一旁通管,其有一端连接至该第一主管;一第一热交换部份,其在连接至该第三流量控制器的该旁通管及该第一主管之间,以及在连接该第二主管的管及该第二流量控制器之间进行热交换;一界面检知装置,用以检知在该气液分离器内一气态冷媒及一液态冷媒分开的水平界面位置;该接合装置除了该第一分支接头、该第二分支接头、该第二流量控制器及该第四流量控制器外,包括该第三流量控制器、该第一热交换部份,该界面检知装置及该旁通管:其中该气液分离器内分开气态冷媒及液态冷媒的水平界面被控制在较一预设位置更低的位置,且在该第一热交换部份出口处之冷媒被控制得具有一预设程度的过冷却。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该第一分支接头上配置有第一分支通口用以连接至该室内单位;该第二分支接头上配置有第二分支通口用以连接至该室内单位;另配置有一旁通管,其有一端连接至该第二分支接头且另一端经由一第三流量控制器连接至该第一主管;第三熟交换部份,其在将该第三流量控制器连接至该第一主管的旁通管及将该室内单位连接至该第二分支接头的分支管之间进行热交换;且该接合装置包括该第三流量控制器,该第三热交换部份及该旁通管;其中,视连接至该接合装置的室内单位之能力而定,该第一分支通口可选择为个别地或联合地连接至该室内单位,且该第二分支通口亦可选择为个别或联合地连接至该室内单位。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在冷房暖房同时执行的操作中之除霜,该四通逆流阀之开关被触动,一执冷房内室内单位继续执行冷房,且连接至一执行暖房之室内单位的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一流量控制器均为关闭。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在除霜时,该四通逆流阀的开关被触动,该第一分支接头及该第一流量控制器均为关闭,且该第二及第四流量控制器为开敢。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空调装置,其中,另配置有一旁通管,其经由一第三流量控制器连接存该第二分支接头及该第一主管之间;一第一热交换部份,其在连接至该第三流量控制器的旁通管及该第一主管,以及在一连接至该第二主管的管及该第二流量控制器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一第二热交换部份,其连接至该第三流量控制器的该旁通管及该第一主管之间,及该第二分支接头处进行热交换;该接合装置包括该第三流量控制器。图示简单说明:第1图为根据本创作之空调装置的第一及第十五较佳实施例的概略图,其显示该装置的冷媒系统部份;第2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图中之第一及第十五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其中乃进行单独冷房操作或为单独暖房操作;第3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图中之第一及第十五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以暖房为主,即暖房之负载大于冷房负载;第4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图中之第一及第十五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以冷房为主,即冷房之负载大于暖房;第5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整体结构,其乃基于该装置之冷媒系统作描述;第6图为根据本创作之空调装置的第三及第九实施例的概略图,其系基于该装置之冷媒系统作描述;第7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6图中之第三及第九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全部为冷,房操作或全部为暖房操作;第8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6图中之第三及第九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以暖房为主(暖房负载较冷房负载为大);第9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6图中之第三及第九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以冷房为主(冷房负载较暖房负载为大);第10图为一概略图,显示一第四及第十实施例之整体结构,其系基于该装置之冷媒系统作描述;第11图为一概略图,显示对第三实施例内之一第三流量控制器的控制;第12图为一概略电路图,显示第三及第九实施例内之控制所需的电连接;第13图为一流程图,显示第三实施例中之控制的操作;第14图为一根据本创作之空调装置的第五及第七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其之描述系基于该装置的冷媒系流;第15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4图中之第五及第七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全部冷房操作或全部为暖房操作;第16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4图中之第五及第七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暖房之操作为主(暖房负载较冷房负载为大);第17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4图中之第五及第七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冷房之操作为主(冷房负载较暖房负载为大);第18图为一概略图,显示一第六及第八实施例之整体结构,其之描述系基于该装置之冷媒系统;第19图系一概略图,显示第五及第六实施例中之流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结构;第20图系一流程图,显示第五及第六实施例中之流量控制器控制系统之操作;第21图系一概略图,显示第七实施例中的流量控制器控制系统之结构;第22图系一流程图,显示第七实施例中的流量控制器控制系统之操作;第23图系一概略图,显示第九实施例中的流量控制器控制系统之结构;第24图系一流程图,显示第七实施例中的流量控制器控制系统之操作;第25图为一根据本创作之空调装置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概略图,其之描述系基于该装置的冷媒系统;第26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25图中之第十一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全部冷房操作或全部为暖房操作;第27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25图中之第十一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暖房之操作为主(暖房负载较冷房负载为大);第28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4图中之第十一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冷房之操作为主(冷房负载较暖房负载为大);第29图为一概略图,显示一第十二实施例之整体结构,其之描述系基于该装置之冷媒系统;第30图为一根据本创作之空调装置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概略图,其之描述系基于该装置的冷媒系统;第31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30图中之第十三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全部冷房操作或全部为暖房操作;第32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25图中之第十三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暖房之操作为主(暖房负载较冷房负载为大);第33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14图中之第十三实施例之操作状态,其中为冷房暖房同时操作,但冷房之操作为主(冷房负载较暖房负载为大);第34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30图中之第十三实施例中之操作状态,其中为除霜之操作;第35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30图中之第十三实施例中对除霜的控制;第36图为一流程图,显示第十三实施例中的控制;第37图为一概略图,显示一第十四实施例中的操作状态,其中为除霜之操作;第38图为一概略图,显示第十四实施例中对除霜的控制;以及第39图为一流程图,显示第38图中的控制。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