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改良生长性状的黄优1号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生长性状的黄优1号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其步骤如下:1、快速生长杂交亲本的筛选:1.1、母本的筛选;1.2、父本的筛选;2、亲本的强化培育;3、人工催产;4、人工杂交受精;5、人工孵化;6、苗种的培育。该方法培育出了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杂交繁育的杂交一代黄优1号,其体色为黄褐色,且生长优势极为明显、抗逆性强。
申请公布号 CN10657738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4.26
申请号 CN201611154851.7 申请日期 2016.12.14
申请人 华中农业大学 发明人 樊启学;袁勇超;胡伟华;吴巧婉;王银海
分类号 A01K61/10(2017.01)I 主分类号 A01K61/10(2017.01)I
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董路;王敏锋
主权项 一种改良生长性状的黄优1号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快速生长杂交亲本的筛选:1.1.1、杂交母本的筛选:头年4月中旬至11月底,选择体表无伤、体重在100g以上的野生雌性黄颡鱼作为初始黄颡鱼母本;选择体表无伤、体重在250g以上的野生雄性黄颡鱼作为初始黄颡鱼父本,初始黄颡鱼母本和初始黄颡鱼父本选择好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进行初始黄颡鱼亲本培育,年后5‑7月份,观察初始黄颡鱼亲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选择发育成熟的初始黄颡鱼亲本进行繁殖催产、孵化以及鱼种培育,在黄颡鱼苗种快速生长关键阶段,即当年的7‑9月份,选择生长快、抗逆能力强的个体,选留4‑6%的个体进行培育,第二年或第三年达到性成熟,选择快速生长的雌性个体作为杂交黄颡鱼母本选育系,简称杂交母本;1.1.2、杂交父本的筛选:头年4月中旬至11月底,选择体表无伤、体重在300g以上的野生雌性瓦氏黄颡鱼作为初始瓦氏黄颡鱼母本;选择体表无伤、体重在500g以上的野生雄性瓦氏黄颡鱼作为初始瓦氏黄颡鱼父本,初始瓦氏黄颡鱼母本和初始瓦氏黄颡鱼父本选择好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进行初始瓦氏黄颡鱼亲本培育,年后5‑7月份,观察初始瓦氏黄颡鱼亲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选择发育成熟的初始瓦氏黄颡鱼亲本进行繁殖催产、孵化以及鱼种培育,在瓦氏黄颡鱼苗种快速生长关键阶段,即当年的7‑9月份,选择生长较快、抗逆能力强的个体,选留1‑2%的个体进行培育,第三年达到性成熟,选择快速生长的雄性个体作为杂交黄颡鱼父本选育系,简称杂交父本;1.2、杂交亲本的强化培育:1.2.1、杂交母本的强化培育: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杂交母本投放到强化培育池A中,放养密度为260‑300斤/亩,待杂交母本适应强化培育池培育环境后,开始驯化摄食专用亲本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杂交母本总重量的1‑1.5%,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上午6点至6点半、下午6点半至7点,上午、下午的投喂量分别占日投喂量的30‑50%、50‑70%,人工催产前1个月,在专用亲本配合饲料中添加质量比重为专用亲本配合饲料质量3‑5%的蝇蛆浆进行2周的杂交母本的强化培育,同时每隔1周对杂交母本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杂交母本性腺的发育情况;1.2.2、杂交父本的强化培育: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杂交父本投放到强化培育池B中,放养密度为260‑300斤/亩,待杂交父本适应强化培育池培育环境后,开始驯化摄食专用亲本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杂交父本总重量的1‑1.5%,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上午6点至6点半、下午6点半至7点,上午和下午的投喂量分别占日投喂量的30‑50%和50‑70%;1.3、人工催产:待杂交母本和杂交父本性腺发育成熟之后,将杂交母本和杂交父本分别投放入两个不同的催产池中分开暂养,杂交母本和杂交父本的投放比例按尾计算为80‑100:1,两催产池水温均为25‑30℃,杂交母本的放养密度为10‑15kg/m<sup>2</sup>水体,催产期间,催产池处于流水环境,流水流量为0.5‑1.0m<sup>3</sup>/h,待杂交母本第二次注射外源性激素后,加大流水流量,增加流水流量至2.0‑3.0m<sup>3</sup>/h;杂交亲本暂养于催产池3‑5小时后开始进行人工催产,在杂交母本和杂交父本腹腔胸鳍基部注射外源性激素,杂交母本注射两次外源性激素,两次时间间隔10‑12小时,杂交母本第一次注射外源性激素时,外源性激素由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成,其各组分用量如下: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16ug/kg鱼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200IU/kg鱼体;杂交母本第二次注射外源性激素时,外源性激素由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马来酸地欧酮组成,其各组分用量如下: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6‑20ug/kg鱼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00‑2000IU/kg鱼体、马来酸地欧酮4‑8mg/kg鱼体;杂交父本注射一次外源性激素,杂交父本注射的外源性激素由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马来酸地欧酮组成,其各组分用量如下: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8ug/kg鱼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1000IU/kg鱼体、马来酸地欧酮2.0‑4.0mg/kg鱼体;1.4、人工杂交受精杂交母本第二次注射外源性激素8‑12小时后,每隔半小时抽样检测杂交母本性腺排卵状况,待60‑70%的个体都能达到顺利完成人工挤卵时,开始人工挤卵收卵,每次收集80‑100尾雌鱼鱼卵后,将事先制备好的1尾杂交父本的精液加入到收集的鱼卵中进行人工授精操作;1.5、人工孵化:将受精卵置于室内孵化箱内进行孵化,孵化密度为60‑70万受精卵/m<sup>3</sup>水体,孵化箱内保持流水环境,使受精卵处于流水环境中,流速为0.2‑0.3m/s;受精卵开始脱膜后4‑8小时,用筛网将受精卵分批次捞至不锈钢脸盆中,利用正常发育脱膜受精卵的密度高于死卵和发霉的受精卵的这一特性,剔除掉死卵和发霉的受精卵,将正常发育的受精卵转移至另外已准备好的孵化箱中继续进行孵化;1.6、苗种的培育:当孵化箱内95%以上的受精卵脱膜12小时后,将杂交卵黄苗投放入水泥池中进行暂养培育,放养密度为5‑10万尾/m<sup>2</sup>水体,卵黄苗暂养2‑3天后开始出现少量爬墙现象,此时将卵黄苗进行出售或投放入已准备好的专用池塘进行苗种培育,放养密度为20‑25万尾/亩,杂交苗种经培育后,即可获得大规格黄优1号黄颡鱼。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