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海绵城市用舱、电力舱、电信舱、燃气舱、无电综合管廊舱、水舱;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横断面为矩形;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渗保护层,竖向承重分割墙设置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中线处,在竖向承重分隔墙两侧分别设置地下交通承重底板和综合管廊承重底板,地下交通承重底板优先布置在综合管廊承重底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进行综合整治,变制造为创造。
申请公布号 CN206110168U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4.19
申请号 CN201620613387.2 申请日期 2016.06.21
申请人 沈阳建筑大学 发明人 张延年;汪青杰
分类号 E02D29/00(2006.01)I;E02D29/045(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29/00(2006.01)I
代理机构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代理人 李福义
主权项 一种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海绵城市用舱(5)、电力舱(6)、电信舱(7)、燃气舱(8)、无电综合管廊舱(9)、水舱(10)、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防渗保护层(12)、竖向承重分割墙(13)、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安全隔离墙(16)、综合管廊隔墙(17)、天然气防爆隔离舱(18)、防撞墙(19)、腹板(14‑1)、翼缘板(14‑2)、环形肋(14‑3)、类矩形空腔(14‑4)、槽形板连接螺栓(14‑5);所述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横断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四个角采用弧形过渡,形成类矩形断面;所述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外侧设置有防渗保护层(12);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13)设置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中线处,将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平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在竖向承重分割墙(13)两侧分别设置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和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布置在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的下方;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13)、所述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和所述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组成三层舱体,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底层和中间层设置为交通层,顶层设置为综合管理层;所述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13)、所述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所述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在底层,位于竖向承重分割墙(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的另一侧设置有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所述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墙(16);在中间层,位于竖向承重分割墙(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所述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 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所述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所述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墙(16);在顶层,在竖向承重分割墙(13)的两侧,采用综合管廊隔墙(17)将两侧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综合管理舱;与竖向承重分割墙(13)相邻的两侧,一侧设置有电信舱(7)、另一侧设置有燃气舱(8),所述燃气舱(8) 先采用天然气防爆隔离舱(18);所述电信舱(7)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力舱(6),所述电力舱(6) 的另一侧设置有海绵城市用舱(5);所述燃气舱(8) 的另一侧设置有无电综合管廊舱(9),所述无电综合管廊舱(9) 的另一侧设置有水舱(10);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与所述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的底部均分别设置有防撞墙(19);交通层的竖向承重分割墙(13)采用分段设置,在沿洞口的方向即隧道的方向1000m~3000 m范围内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分割墙(13);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设置有多个联通通道;所述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海绵城市用舱(5)、电力舱(6)、电信舱(7)、燃气舱(8)、无电综合管廊舱(9)、水舱(10)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表的紧急疏散通道,且均匀分布。
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