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电动轮的摩擦‑电磁复合制动结构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动轮制动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轮的摩擦—电磁复合制动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电磁制动系统、冷却系统集成为一体,结构简单,布置紧凑,能够实现轮毂电机的直接驱动、摩擦制动、电磁制动以及摩擦—电磁复合制动功能,并且对电机进行各类了有效的冷却。
申请公布号 CN10475324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3.29
申请号 CN201510109880.0 申请日期 2015.03.12
申请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何仁;张瑞军
分类号 H02K7/102(2006.01)I;H02K7/104(2006.01)I 主分类号 H02K7/10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动轮的摩擦‑电磁复合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冷却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电磁制动系统;所述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包括车轴(1)、轮毂(3)、电机外侧壳体(4)、定子外侧支架(5)、转子磁钢(8)、电机壳体(10)、转子冲片(11)、电机内侧壳体(12)、定子内侧支架(13)、定子铁芯(32);所述电机外侧壳体(4)、电机内侧壳体(12)分别通过螺栓(9)与电机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10)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转子冲片(11),所述电机转子冲片(11)与转子磁钢(8)过渡配合,从而使得电机壳体(10)、电机外侧壳体(4)、电机内侧壳体(12)、电机转子冲片(11)、转子磁钢(8)为一体,能够随着转子的转动而旋转;所述电机外侧壳体(4)、电机内侧壳体(12)还与车轴(1)花键连接;所述定子铁芯(32)通过定子内侧支架(13)和定子外侧支架(5)支撑,所述定子内侧支架(13)、定子外侧支架(5)分别通过轴承(20)与车轴(1)连接;且定子内侧支架(13)的内侧、定子外侧支架(5)的内侧分别与液压缸外壁(6)焊接一起;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定子内侧支架(13)和第四电控液压阀(22);所述定子内侧支架(13)的内部设有进油道和出油道,定子铁芯(32)外壁筑有油道,并且所有油道相通;所述第四电控液压阀(22)设于车轴(1)上,为常开液压阀,高压油通过第四电控液压阀(22)进入定子内侧支架(13)的冷却油道内;所述摩擦制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控液压阀(16)、第二电控液压阀(17)、油管(18)、第三电控液压阀(19)、液压缸外壁(6)、液压缸内壁(14)、活塞(15)、摩擦片(27)、支撑杆(28)、导向杆(31);所述液压缸外壁(6)与定子内侧支架(13)的内侧筑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第一电控液压阀(16),所述液压缸外壁(6)上还设有第二电控液压阀(17),所述定子内侧支架(13)上还设有第三电控液压阀(19);所述第三电控液压阀(19)和第二电控液压阀(17)通过油管(18)相连接;第一电控液压阀(16)和第三电控液压阀(19)均与定子内侧支架(13)内部的进油道连通;所述液压缸内壁(14)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杆(31),其两端插进液压缸内壁(14)内;所述导向杆(31)的两侧分别配合安装有支撑杆(28),所述支撑杆(28)的缸外一侧设有摩擦片(27),缸内一侧设有活塞(15),所述活塞(15)、液压缸内壁(14)、液压缸外壁(6)构成密封空间;所述电磁制动结构包括:覆铜层(24)、电磁制动线圈(26)、复合制动支架(33),电磁制动器支架(35);所述电磁制动结构设于支撑杆(28)的左右摩擦片之间,所述复合制动支架(33)靠近摩擦片的外侧是摩擦制动面,复合制动支架(33)的内侧设有覆铜层(24);所述复合制动支架(33)内设有电磁制动支架(35),所述电磁制动支架(35)上固定设置电磁制动线圈(26);所述复合制动支架(33)用花键与车轴(1)连接,电磁制动支架(35)用轴承与车轴(1)连接。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