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电容加载型缺口环C型滤波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加载型缺口环C型滤波器,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端口P1、输出端口P2、第一带状线层,第二带状线层、第一电容层、第一金属柱H11、第二金属柱H12、第三金属柱H13、第四金属柱H14、第五金属柱H21、第六金属柱H22、第七金属柱H23、第八金属柱H24、第九金属柱H31、第十金属柱H32、第十一金属柱H33、第十二金属柱H34、第十三金属柱H41、第十四金属柱H42、第十五金属柱H43、第十六金属柱H44、第十七金属柱H51和第十八金属柱H52,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的新结构滤波器。
申请公布号 CN206059600U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3.29
申请号 CN201620995581.1 申请日期 2016.08.28
申请人 戴永胜;陈相治;杨茂雅 发明人 戴永胜;陈相治;杨茂雅
分类号 H01P1/20(2006.01)I;H01P1/203(2006.01)I 主分类号 H01P1/20(2006.01)I
代理机构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代理人 黄杭飞
主权项 一种电容加载型缺口环C型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P1、输出端口P2、第一带状线层,第二带状线层、第一电容层、第一金属柱H11、第二金属柱H12、第三金属柱H13、第四金属柱H14、第五金属柱H21、第六金属柱H22、第七金属柱H23、第八金属柱H24、第九金属柱H31、第十金属柱H32、第十一金属柱H33、第十二金属柱H34、第十三金属柱H41、第十四金属柱H42、第十五金属柱H43、第十六金属柱H44、第十七金属柱H51和第十八金属柱H52,输入端口P1和输出端口P2为左右间隔设置,第一带状线层,第二带状线层和第一电容层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带状线层包括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和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开口方向向右,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下方间隔设有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开口方向向左,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边间隔设有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下方间隔设有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开口方向相背;第二带状线层包括第一Z形带状线T1和第二Z形带状线T2,第一Z形带状线T1的一端连接输入端口P1,另一端通过第十七金属柱H51连接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第二Z形带状线T2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2,另一端通过第十八金属柱H52连接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第一电容层包括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41、电容C42、电容C43和电容C44,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所述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所述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和所述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均为矩形的开口环形带状线;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左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11,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11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柱H11,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11通过第一金属柱H11连接;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12,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12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柱H12,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12通过第二金属柱H12连接;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左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13,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13之间设有第三金属柱H13,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13通过第三金属柱H13连接;所述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14,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14之间设有第四金属柱H14,第一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1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14通过第四金属柱H14连接;所述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左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21,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21之间设有第五金属柱H21,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21通过第五金属柱H21连接;所述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右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22,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22之间设有第六金属柱H22,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22通过第六金属柱H22连接;所述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左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23,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23之间设有第七金属柱H23,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23通过第七金属柱H23连接;所述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右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24,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24之间设有第八金属柱H24,第二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2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24通过第八金属柱H24连接;所述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左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31,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31之间设有第九金属柱H31,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31通过第九金属柱H31连接;所述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右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32,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32之间设有第十金属柱H32,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32通过第十金属柱H32连接;所述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左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33,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33之间设有第十一金属柱H33,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33通过第十一金属柱H33连接;所述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右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34,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34之间设有第十二金属柱H34,第三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3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34通过第十二金属柱H34连接;所述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左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41,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41之间设有第十三金属柱H41,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左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41通过第十三金属柱H41连接;所述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右后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42,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42之间设有第十四金属柱H42,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右后侧的角点与电容C42通过第十四金属柱H42连接;所述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左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43,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43之间设有第十五金属柱H43,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左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43通过第十五金属柱H43连接;所述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右前侧的角点的下侧设有电容C44,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44之间设有第十六金属柱H44,第四级开口环形带状线K4的右前侧的角点与电容C44通过第十六金属柱H44连接。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汤山街道麒东路588号麒麟山庄28栋一单元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