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炉壳用耐热压力容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耐热压力容器用钢板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炉壳用耐热压力容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0.12~0.20%,Si:0.10~0.35%,Mn:0.50~0.90%,P≤0.020%,S≤0.005%,Mo:0.25~0.35%,Alt:0.020~0.050%,其他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钢板的碳当量Ceq≤0.43%。可适用于工作温度高达500℃的环境,能够应对高温、机械冲击和热应力等恶劣条件的挑战,且该发明钢种巧妙发挥了Mo元素提高钢的高温性能作用,使钢在高温下仍具有优良的强度和硬度,更能符合各应用领域的使用要求。该发明钢板性能稳定、安全系数高,而且成本低廉,也可应用于核电压力容器建设领域。
申请公布号 CN10517741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3.29
申请号 CN201510579237.4 申请日期 2015.09.11
申请人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正伟;成小龙;刘金泉;冯勇
分类号 C22C38/12(2006.01)I;C21D8/02(2006.01)I 主分类号 C22C38/12(2006.01)I
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宋玉霞
主权项 一种炉壳用耐热压力容器钢板,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0.12~0.20%,Si:0.10~0.35%,Mn:0.50~0.90%,P≤0.020%,S≤0.005%,Mo:0.25~0.35%,Alt:0.020~0.050%,其他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钢板的碳当量Ceq≤0.43%;所述钢板生产工艺步骤包括:高炉铁水→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脱氧合金化→LF精炼→RH精炼→板坯连铸→48h铸坯缓冷→铸坯加热→除鳞→轧制→加速冷却→矫直→冷却→切割→正火→探伤→取样→检验、标志→入库;详细步骤为:a.冶炼时下列熔炼成分严格控制,C:0.12~0.20%,Si:0.10~0.35%,Mn:0.50~0.90%,P≤0.020%,S≤0.005%,Mo:0.25~0.35%,Alt:0.020~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b.原料铁水经KR深脱硫处理,处理后铁水利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转炉出钢完毕后,在吹氩站吹氩至少8分钟以上,并喂铝线脱氧处理;LF精炼造白渣处理,P、S含量要求尽可能低,Al含量按0.035%目标值控制;钢水RH真空精炼处理过程中,要求保真空时间≥15min,真空处理后喂钙铁线钙处理,含30%的钙,处理结束后保证软吹氩时间≥10min,氩气流量以钢液微微翻动为准,翻动直径100‑200mm;c.真空处理后钢水经250mm厚板坯连铸机全程保护浇注,结晶器选用中碳低合金钢专用保护渣,要求中间包低过热度浇注,过热温度10‑25℃,恒温恒速拉钢,二冷采用弱冷配水制度,连铸坯下线后立即堆垛缓冷48小时以上;d. 待轧坯料在加热炉加热时间系数按0.8~1.1min/mm钢坯厚度控制,加热温度按1130~1180℃设定;钢坯出加热炉后经高压水除鳞后轧制,轧制过程中,采用粗、精轧分阶段轧制,开轧温度按1070~1150℃,保证30~40mm厚钢板的中间坯厚度不小于成品厚度的2.5倍,>40~60mm厚钢板的中间坯厚度不小于成品厚度的2倍,>60~80mm厚钢板的中间坯厚度不小于140mm;精轧开轧温度880~910℃,终轧温度800~850℃,钢板轧后水冷3‑8℃/S至600‑650℃,空冷至室温;钢板视板形情况矫直后根据定尺情况剪切或火焰切割;e. 冷却后钢板进行正火热处理,正火温度为900±5℃,在炉时间1.4~1.6min/mm,钢板出炉后自然冷却,收集温度不得高于150℃;f.轧后钢板按标准JB/T4730.3探伤检验,要求达到Ι级合格水平,然后检验、标志、入库。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