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装置和编码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包括:构造一个产生码率为R、码长为N的LDPC码的M<sub>B</sub>×N<sub>B</sub>维的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其中M<sub>B</sub>=M/K,N<sub>B</sub>=N/K,M=N(1-R),K为过度基础矩阵的扩张比,K∈Φ,Φ为M和N的公因子的集合;用K×K维的矩阵替换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中的元素,将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扩张为M×N维的过度矩阵H<sub>T</sub>;去除过度矩阵H<sub>T</sub>中至少一个K×K维的矩阵的至少一个元素“1”以获得校验矩阵H,校验矩阵H具有优化的行重分布和/或列重分布,用于进行LDPC码的编码和/或译码。还提出了一种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装置和编码方法及系统。
申请公布号 CN10295743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3.15
申请号 CN201110238045.9 申请日期 2011.08.17
申请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继龙;白栋;高鹏;申红兵;邢观斌;冯昂
分类号 H03M13/11(2006.01)I 主分类号 H03M13/11(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代理人 马佑平
主权项 一种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造一个产生码率为R、码长为N的LDPC码的M<sub>B</sub>×N<sub>B</sub>维的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其中M<sub>B</sub>=M/K,N<sub>B</sub>=N/K,M=N(1-R),K为过度基础矩阵的扩张比,K∈Φ,Φ为M和N的公因子的集合;所述构造一个产生码率为R、码长为N的LDPC码的M<sub>B</sub>×N<sub>B</sub>维的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包括以下步骤:构造一个M<sub>B</sub>×N<sub>B</sub>维的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选择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的每一行和每一列中“1”的数目,使得B<sub>T</sub>的行重和列重分布满足预定的节点度分布;在行重和列重满足预定的节点度分布的前提下,选择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中每一行和每一列中“1”的位置,使得B<sub>T</sub>的后M<sub>B</sub>列组成的M<sub>B</sub>×M<sub>B</sub>维的子矩阵满秩;用K×K维的矩阵替换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中的元素,将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扩张为M×N维的过度矩阵H<sub>T</sub>;所述将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扩张为M×N维的过度矩阵H<sub>T</sub>包括以下步骤:将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中的“0”用K×K维的全“0”矩阵Z替换,将B<sub>T</sub>中的“1”用K×K维的循环置换矩阵P替换,其中,P中“1”的行号i和列号j满足j=(i+k)modk,k为循环置换矩阵的偏移量,mod表示取模运算;为每一个循环置换矩阵P选择一个偏移量;或者,所述将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扩张为M×N维的过度矩阵H<sub>T</sub>包括以下步骤:将过度基础矩阵B<sub>T</sub>中的“0”用K×K维的全“0”矩阵Z替换,将B<sub>T</sub>中的“1”用K×K维的代数置换矩阵P替换,其中,P中“1”的行号i和列号j满足j=f(i),其中f(i)是有限域或环上的置换多项式;为每一个代数置换矩阵P选择一个偏移量;去除过度矩阵H<sub>T</sub>中至少一个K×K维的矩阵的至少一个元素“1”,以获得校验矩阵H,所述校验矩阵H具有优化的行重分布和/或列重分布,用于进行LDPC码的编码和/或译码;所述去除过度矩阵H<sub>T</sub>中至少一个K×K维的矩阵的至少一个元素“1”,以获得校验矩阵H包括以下步骤:对于P,选择行号连续的r个“1”,并将其从过度矩阵H<sub>T</sub>中删除,获得校验矩阵H,其中0&lt;r≤K;或对于P,选择列号连续的r个“1”,并将其从过度矩阵H<sub>T</sub>中删除,获得校验矩阵H,其中0&lt;r≤K;或对于P,随机选择r个“1”,并将其从过度矩阵H<sub>T</sub>中删除,获得校验矩阵H,其中0&lt;r≤K。
地址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2条9号(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内)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