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短纤维成纱的赛络纺纱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短纤维成纱的赛络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皮辊上方设置纳米纤维网承载传动输入区和静电纺丝区,静电纺丝区中的两个纳米静电喷丝头纺出的纳米纤维分别持续喷射到两组承载丝带上,形成两张纳米纤维网,分别由两组承载丝带连续输入到前罗拉钳口处,与牵伸后的两根短纤维粗纱进行混合,形成纳微纤维混合须条,在纳微纤维混合须条加捻成纱时,纳米纤维有效填充和增强了微米级短纤维间的接触抱合,纳米静电纺丝与常规短纤维赛络纺纱有机结合,大幅提高纳微纤维混合纺纱的条干和强力等品质性能,实现了高功能高品质纳米纱线的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648056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3.08
申请号 CN201610847425.5 申请日期 2016.09.21
申请人 武汉纺织大学 发明人 徐卫林;夏治刚;曹根阳;刘欣;陈军;叶汶祥
分类号 D02G3/04(2006.01)I;D01D5/00(2006.01)I;D01H13/04(2006.01)I 主分类号 D02G3/04(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主权项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短纤维成纱的赛络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短纤维粗纱,分别经两个喇叭口,平行地喂入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下皮圈、中上皮圈、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牵伸机构,牵伸成为短纤维须条S1和短纤维须条S2,短纤维须条S1和短纤维须条S2经由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前罗拉钳口输出,输出后的短纤维须条S1和短纤维须条S2先分别各自预加捻,再进行汇合加捻形成的赛络纱,赛络纱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皮辊(7)的上方设置被动导丝辊(4)和主动导丝辊(6),被动导丝辊(4)、主动导丝辊(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被动导丝辊(4)和主动导丝辊(6)平行于前皮辊(7),被动导丝辊(4)、主动导丝辊(6)和前皮辊(7)上环套由耐磨丝F1和耐磨丝F2组成的第一组承载传动丝带和由耐磨丝F3和耐磨丝F4组成的第二组承载传动丝带,套装的第一组承载传动丝带和第二组承载传动丝带分别呈尺寸相同的圆角三角形状,被动导丝辊(4)、主动导丝辊(6)和前皮辊(7)形成纳米纤维网承载传动输入区,在纳米纤维网承载传动输入区内设置接收板(5),接收板(5)位于被动导丝辊(4)和主动导丝辊(6)之间,接收板(5)的接收面与被动导丝辊(4)和主动导丝辊(6)所在水平面平行,接收板(5)的接收面上方设置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和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和接收板(5)的接收面之间形成静电纺丝区,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和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位于纳米纤维网承载传动输入区外,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与第一组承载传动丝带对应,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与第二承载传动丝带对应,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和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分别通过连通管接到计量泵(2)上;纺纱时,纳米纺丝液经计量泵(2)分别注入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和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在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和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与接收板(5)之间的高压静电作用下,从第一纳米静电喷丝头(3)纺出的纳米纤维持续喷射到呈运动状态的第一组承载传动丝带上,形成纳米纤维网N1,从第二纳米静电喷丝头(3′)纺出的纳米纤维持续喷射到呈运动状态的第二组承载传动丝带上,形成纳米纤维网N2,纳米纤维网N1和纳米纤维网N2分别经主动导丝辊(6)和前皮辊(7)喂入到由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前罗拉钳口,在前罗拉钳口处纳米纤维网N1和短纤维须条S1汇合,纳米纤维网N1内的纳米纤维分散到短纤维须条S1内的短纤维之间,形成第一纳微纤维混合须条,经前罗拉钳口输出后,第一纳微纤维混合须条预加捻成第一纳微纤维混合纱条,第一纳微纤维混合纱条内纳米纤维增加微米级短纤维间的接触抱合,大幅增加常规短纤维之间的成纱抱合力,纳米纤维网N2与短纤维须条S2汇合,纳米纤维网N2内的纳米纤维分散到短纤维须条S2内的短纤维之间,形成第二纳微纤维混合须条,经前罗拉钳口输出后,第二纳微纤维混合须条预加捻成第二纳微纤维混合纱条,第二纳微纤维混合纱条内纳米纤维增加微米级短纤维间的接触抱合,大幅增加常规短纤维之间的成纱抱合力,增强后的第一纳微纤维混合纱条和第二纳微纤维混合纱条再汇合加捻成更强的纳/微纤维赛络纱,纳/微纤维赛络纱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
地址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