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范围及边界的优化方法
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范围及边界的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相对坐标系,单位网格定位及网格化处理,采用“二分法”对依据地统计分析插值方法绘制出的污染地块区域所在单位网格进行舍弃或增加优化处理,优化后修复边界为直线型多段线组成,测量拐点大幅度降低,同时优化前后修复面积相对误差控制在±1%~±5%之间。本发明针对目前场地调查阶段所确定的修复边界及范围因普遍存在规则性差、且边界为曲线或存在大量拐点而导致修复工程实施难度人为增加、测量工程量偏大的问题,所提供优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优化确定的修复边界便于快速测量后实施修复。本发明适用于污染场地调查、土壤修复工程优化设计阶段的土壤修复边界及范围的优化确定。
申请公布号 CN10644643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2.22
申请号 CN201610880860.8 申请日期 2016.10.09
申请人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书鹏;杨乐巍;王艳伟;张岳;郝弟;韩春媚
分类号 G06F17/50(2006.01)I;G06Q10/04(2012.01)I;B09C1/00(2006.01)I 主分类号 G06F17/5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代理人 霍金虎
主权项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范围及边界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建立网格设定基准所用的相对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污染场地的修复区域之外,横轴为东西向,纵轴为南北向,场地内所有污染地块位于所设相对坐标系的一象限内,包含建筑红线及其范围内场地;步骤二、设置单位网格,按步骤一所建立的相对坐标系,自坐标原点作为网格划分的基准点,网格线与两条轴线平行或垂直,网格化后单位网格覆盖全场所有污染地块;步骤三、完整型网格无需优化,其网格面积因子赋值为1;步骤四、非完整型网格的边界需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单位面积二分判断法进行优化;(a)若Ai<0.5A0,则Ai的面积因子取0,则Ai=0,该网格内的污染区域进行舍弃处理,即该网格内污染区域范围忽略不计;(b)若Ai≥0.5A0,Ai的面积因子取1,则Ai=A0,该网格内的污染区域进行增加处理,即该网格内污染区域范围增加为全网格污染;其中,A0为单位网格面积,单位:m<sup>2</sup>;Ai为任意一个单位网格面积内污染区域的优化后的实际面积,单位:m<sup>2</sup>;步骤五、修复范围及边界的优化确定;按步骤一至四,完成修复地块的网格化处理后,连接完整型单位网格及网格面积因子为1的非完整型网格的外围构成封闭区域,该区域则为优化的修复范围,该多段线则为优化后的修复边界;步骤六、优化后修复面积计算:A<sub>优化后</sub>=N1*A0‑N2*0+N3*A0=(N1+N3)*A0   (1)其中,A<sub>优化后</sub>——优化后地块的总修复面积,单位:m<sup>2</sup>;N1——待优化地块的完整型单位网格数量,单位:个;N2——待优化地块的非完整型单位网格数量,其污染面积<0.5A0,单位:个;N3——待优化地块的非完整型单位网格数量,其污染面积≥0.5A0,单位:个;A0——单位网格面积,单位:m<sup>2</sup>;步骤七、优化后修复面积相对误差计算:E=100*(A<sub>优化后</sub>‑A<sub>优化前</sub>)/A<sub>优化前</sub>   (2)其中,A<sub>优化前</sub>——优化前地块的总修复面积,单位:m<sup>2</sup>;E——优化后某地块的修复面积相对误差,单位:%,经验取值范围在±1%~±5%之间。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2号楼1层117、2层203、3层303、4层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