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合物耐温抗盐及抗剪切性能差,不能满足三次采油要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以聚合物重量份数计,包含5~99.9份的非离子水溶性单体;0~50份阴离子单体或/和阳离子单体;0.1~10份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疏水单体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用聚合物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申请公布号 CN10444812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2.15
申请号 CN201310435118.2 申请日期 2013.09.2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夏燕敏;许汇;蔡红;宋晓芳;于志省
分类号 C08F220/56(2006.01)I;C08F220/58(2006.01)I;C08F220/34(2006.01)I;C08F220/06(2006.01)I;C08F226/02(2006.01)I;C08F222/02(2006.01)I;C08F4/40(2006.01)I;C09K8/588(2006.01)I 主分类号 C08F220/56(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分子量在800‑2800万之间,由以下单体组成的混合溶液在复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混合溶液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a)5~99.9份的非离子水溶性单体;b)x份阴离子单体或/和阳离子单体,0<x≤50;c)0.1~10份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疏水单体;d)200~2000份的水;其中,所述复合引发剂,以上述全部单体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a)0.003~0.5%的过硫酸盐;(b)0.003~0.5%的亚硫酸盐或酸式亚硫酸盐;(c)0.003~1%的由NR<sub>1</sub>R<sub>2</sub>R<sub>3</sub>代表的叔胺类化合物或由N<sup>+</sup>R<sub>4</sub>R<sub>5</sub>R<sub>6</sub>R<sub>7</sub>代表的季铵类化合物或由NH<sub>2</sub>R<sub>8</sub>代表的脂肪胺类化合物,式中R<sub>1</sub>~R<sub>7</sub>均选自C<sub>1</sub>~C<sub>14</sub>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基衍生物,R<sub>8</sub>选自C<sub>1</sub>~C<sub>18</sub>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基衍生物;(d)0.005~1%的偶氮类化合物;(e)0.01~10%的尿素、硫脲;(f)0.03~0.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g)0.03~0.5%的分子量调节剂;所述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水溶性乙烯基单体,所述乙烯基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啶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阴离子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乙烯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乙烯基膦酸、烯丙基磺酸、烯丙基膦酸和/或其水溶性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阳离子单体选自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具有表面活性的疏水单体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所述的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在反应釜中加入水、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阴离子单体或/和阳离子单体和具有表面活性的疏水单体;(b)加入部分的复合引发体系,搅拌均匀,形成溶液;(c)调节溶液的pH值至7~10,并通入氮气,并降温,然后加入其余的复合引发剂,继续通入氮气后,密封;(d)将反应温度逐渐升至20~80℃,反应2~8小时后,得到凝胶状聚合产物;(e)切胶后加入复合水解剂,在50~90℃水解反应1~6小时;然后在60~100℃下真空干燥1~8小时,然后粉碎,得到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所述复合水解剂,以缔合聚合物全部单体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0~20%的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b)0.5~50%表面活性剂。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