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污泥处理设备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炉体、脱水装置和干燥装置,脱水装置用于将污泥输送至干燥装置内,且脱水装置中内筒体的内径和螺旋叶片的旋转直径不断、以及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使得污泥中的水分逐步分离出去;干燥装置用于将脱水后的污泥输送至炉体内,并通过将干燥装置的输送路径设置在炉体内,利用炉体内的高温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烘干,使其容易点燃,当干燥后的污泥进入炉体内时被炉体内物料点燃后作为燃料为炉体供热,从而使得装备只需在最开始投入一定燃料,后续通过对污泥的出料达到了燃料自供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使得污泥作为能源得以回收再利用,经济环保。
申请公布号 CN205907162U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25
申请号 CN201620686125.9 申请日期 2016.06.30
申请人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
分类号 C02F11/12(2006.01)I;C02F11/16(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11/12(2006.01)I
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 程笃庆;黄乐瑜
主权项 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脱水装置(2)和干燥装置(3),其中:炉体(1)包括内炉体(1)和位于内炉体(11)外部的外炉体(12),所述内炉体(11)的外周面和外炉体(12)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保温腔内设有绕内炉体(11)的外周面螺旋布置的盘管(4);脱水装置(2)位于炉体(1)的一侧,脱水装置(2)包括筒体(21)、推料机构(22)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筒体(21)包括内筒体(211)和外筒体(212),内筒体(211)位于外筒体(212)的内部,且内筒体(211)的外周面与内筒体(211)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水腔;内筒体(211)具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内筒体(211)的内径由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内筒体(211)的侧壁且位于靠近其出料口的一端设有与排水腔连通的排出孔;筒体(21)水平布置,筒体(21)的一端穿过炉体(1)伸入炉体(1)的内部并在其内部轴向延伸,且筒体(21)中内筒体(211)的进料口位于炉体(1)的外部,内筒体(211)的出料口位于炉体(1)内部,排水腔的一端与盘管(4)连通;所述推料机构(22)位于内筒体(211)内,推料机构(22)包括与内筒体(211)同轴布置的主轴(221)和安装在主轴(221)上的螺旋叶片(222),主轴(221)内设有轴向延伸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与内筒体(211)的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与盘管(4)连通;螺旋叶片(222)的螺距由内筒体(211)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螺旋叶片(222)的旋转直径由内筒体(211)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轴(221)旋转;干燥装置(3)位于炉体(1)远离脱水装置(2)的一侧,干燥装置(3)包括壳体(31)、送料螺杆(32)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31)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由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直线延伸并分别与二者连通的腔室;壳体(31)水平布置,壳体(31)的一端穿过炉体(1)伸入炉体(1)的内部,且壳体(31)位于筒体(21)的下方,壳体(31)的进料口与内筒体(211)的出料口连通,壳体(31)的出料口与炉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送料螺杆(32)腔室内并与腔室同轴布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送料螺杆(32)转动。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南四楼4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