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隧道发酵培养基的草菇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隧道发酵培养基的草菇栽培方法,按重量份将7~8份的金针菇菌渣和2~3份的废棉,置入搅拌机中,加入培养料总重量3%~6%的生石灰,加水搅拌,使培养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5%~70%,pH值控制在8~9,经过隧道发酵,草菇经过接种、发菌、培养、出茹的栽培新方法。本发明的优点,一是利用金针菇菌渣代替70%~80%废棉,改善培养料理化性质,使之适合搅拌机械方式,替代传统的浸泡踩踏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减少对废棉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利用通气发酵隧道进行培养料发酵过程,利用发酵热完成巴氏消毒过程,减少大量能源消耗,同时发酵腐熟过程使得培养料营养更易被草菇吸收,增加产量效益。
申请公布号 CN10460452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25
申请号 CN201510054011.2 申请日期 2015.02.03
申请人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姜建新;李长田;张金霞;陈明杰;谢宝贵;姜小红
分类号 A01G1/04(2006.01)I;C05G3/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代理人 缪友菊
主权项 一种用隧道发酵培养基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培养料:按重量份将7~8份的金针菇菌渣和2~3份的废棉,置入搅拌机中,加入培养料总重量3%~6%的生石灰,加水搅拌,使培养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5%~70%,pH值控制在8~9;(2)隧道发酵: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料堆入发酵隧道,培养料堆高1.5 m,由风机产生的气流经风道和孔洞由堆料层底部通入,再由隧道上部的管道排出或循环利用进行发酵;通过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发酵完成后即能使用;所述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是:第1天,少量供应新风,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9:1,增加氧气含量,促使微生物增殖产热;第2天,料堆温达到65℃后,维持体积比9:1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12 小时;第3天,增加新风供量,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7:3,使料温降到55℃维持体积比7:3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3天;第6天,大量供应新风,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1:1,使料温降到40‑42℃,即完成隧道发酵;(3)栽培:将发酵完成的培养料,装筐接种上架,通过发菌管理、喷水、出菇、采收储存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地址 212364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皇塘镇蒋墅312国道207.5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