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的耐火电缆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的耐火电缆的制备方法,充分利用矿物绝缘电缆的耐火绝缘原理,在不改变该耐火绝缘原理的前提下,将矿物绝缘电缆中的铜管护套换成熔点更高、电绝缘性更高的玄武岩纤维材质包裹物,使得本申请提供的耐火电缆在燃烧高温下具有更高的耐火性以及高温绝缘性,且外玄武岩纤维布套质地柔软,可以外翻,在开始灌装氧化镁粉前,先将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长度方向上的自由端外翻,内外面互换,配合模具管,在模具管内营造出一个长度很小的待捣压空间,这样捣压管或者类似的捣压装置可以顺利地进出该模具管内进行捣压,捣压完成后不用再拉拔或者轧制,省时省力,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大量成本,理论上耐火电缆的制取长度不受限制。
申请公布号 CN10635614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25
申请号 CN201610997901.1 申请日期 2016.11.10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李民;王军利;翟荣青;冯富军;曹为斌;王宝新;王青;孙慧敏;张静
分类号 H01B13/00(2006.01)I;H01B13/22(2006.01)I;H01B9/00(2006.01)I;H01B7/282(2006.01)I;H01B7/29(2006.01)I 主分类号 H01B13/00(2006.01)I
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杨先凯
主权项 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的耐火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根铜导体;取一块条状的玄武岩纤维布,然后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折叠,然后用玄武岩纤维线将所述玄武岩纤维布的两个长度方向上的边缝合在一起,然后去掉多余的缝合边,得到空心管状的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然后将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从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空心中穿过以使得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内外面互换且使得用于缝合的玄武岩纤维线内藏在所述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空心中,待用;取一块条状的玄武岩纤维布,然后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折叠,然后用玄武岩纤维线将所述玄武岩纤维布的两个长度方向上的边缝合在一起,然后去掉多余的缝合边,得到空心管状的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然后将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从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空心中穿过以使得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内外面互换且使得用于缝合的玄武岩纤维线内藏在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空心中,待用;且控制所述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内径大小满足所述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紧套在所述铜导体上,且控制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外径,且控制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以及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针织孔眼的大小小于所述氧化镁粉的粒径大小,以防止粉末从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以及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的针织孔眼中漏出;将氧化镁粉以及硅油混合均匀,待用;取一个空心的模具管,且控制所述模具管的内径与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外径相同,且所述模具管的长度为15cm,且所述模具管的下端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纹,且所述模具管呈竖直向固定在机架上;取一个空心的初始引管,且所述初始引管的内径与所述模具管的内径相同,且所述初始引管的外径与所述模具管的外径相同,且所述初始引管的长度为5cm,且所述初始引管的上端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纹,且所述初始引管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内玄武岩纤维布套以及铜导体的紧固端盖;2)将步骤1)中的所述内玄武岩纤维布套套设在步骤1)中的铜导体上;然后将步骤1)中的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套设在所述内玄武岩纤维布套上;然后将套设在一起的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内玄武岩纤维布套以及铜导体插入所述模具管中,再插入所述初始引管中,最终将所述外玄武岩纤维布套、内玄武岩纤维布套以及铜导体固定在所述初始引管上的紧固端盖上,然后通过螺母配合所述初始引管的上端的螺纹与所述模具管下端的螺纹将初始引管与模具管螺纹连接;然后将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长度方向上的自由端外翻,使其内外面互换,一直外翻直至外玄武岩纤维布套上的外翻折线接近所述模具管的上边沿;利用一连串的水平托辊支撑所述铜导体的露出在所述模具管之外的部分,所述铜导体的水平部通过一个弯曲部与插入所述模具管中的部分连接;利用导向辊确保插入模具管中的铜导体始终位于所述模具管的轴向中心线上;3)向所述模具管与初始引管中灌装混合均匀的氧化镁粉以及硅油;然后用捣压管将所述模具管与初始引管中的氧化镁粉以及硅油压实,控制氧化镁粉以及硅油的灌装量以使得压实后模具管中的粉末压坯距模具管的上边沿4cm~5cm;然后旋拧螺母断开模具管与初始引管的螺纹连接;然后利用卷取机牵引初始引管竖直向下移动5cm;在初始引管竖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外玄武岩纤维布套的外翻折线逐渐向上移动;4)向所述模具管中再次灌装混合均匀的氧化镁粉以及硅油;然后用捣压管将所述模具管中的氧化镁粉以及硅油压实,控制氧化镁粉以及硅油的灌装量以使得压实后模具管中的粉末压坯距模具管的上边沿4cm~5cm;然后利用卷取机牵引初始引管向远离模具管的方向移动5cm;然后按照灌装粉末—捣压粉末—牵引初始引管移动5cm重复进行;5)当从模具管中牵引出的带有耐火绝缘层的铜导体的长度满足弯曲半径后,带有耐火绝缘层的铜导体弯曲为水平方向,利用一连串的水平托辊进行支撑;当制取的耐火绝缘层临近铜导体的自由端时,停止灌装粉末,然后将带有耐火绝缘层的铜导体从模具管中沿原本铜导体的牵引运动方向退出,然后取下紧固端盖以及初始引管,然后用陶瓷化硅橡胶复合带在铜导体的没有粉末压坯的两端绕包制作耐火绝缘层,且控制将外玄武岩纤维布套与内玄武岩纤维布套绕包在陶瓷化硅橡胶复合带与铜导体之间;6)在耐火绝缘层的外面从内到外依次挤包绝缘层、阻水层以及护套层,最终得到耐火电缆。
地址 2503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经十西路155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