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隔音吊顶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音吊顶,包括吊顶模块,所述吊顶模块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侧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连接静音风机,所述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消音风道,所述的吊顶模块通过消音龙骨连接。本发明提供了通过消音装置与隔音装置配合并且使用空气对流抵消声波震动的一种隔音吊顶。
申请公布号 CN10429498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25
申请号 CN201410611317.9 申请日期 2014.11.04
申请人 谢彩红 发明人 沈阿庆
分类号 E04B9/00(2006.01)I;E04B9/02(2006.01)I;E04B9/06(2006.01)I;E04B9/26(2006.01)I;E04F13/072(2006.01)I;E04F13/075(2006.01)I;E04F17/04(2006.01)I 主分类号 E04B9/00(2006.01)I
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温旭
主权项 一种隔音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模块(D),所述吊顶模块(D)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A),所述隔音板(A)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F),所述气流通道(F)一侧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B)连接静音风机(E),所述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消音风道(B),所述的吊顶模块(D)通过消音龙骨(C)连接;所述的隔音板(A)包括多个减震隔板(A1),所述减震隔板(A1)包括设置在表面的外板(A10)与设置在内部的内板(A2),上下相邻两块所述的内板(A2)之间设置有空隔段(A4),左右相邻的两块所述的内板(A2)之间设置有空槽(A3),所述空槽(A3)穿过所述外板(A10),所述内板(A2)朝向空槽(A3)的面弧形凸起形成可以将从下至上传来的声波震动分开,将从所述空隔段(A4)中传出的声波震动进行反射的弧形反射段(A7),所述内板(A2)朝向所述空隔段(A4)水平的设置有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垂直反射的水平反射段(A6)以及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斜射的斜射反射段(A5);所述的消音风道(B)包括设置在管道内侧的消弱装置(B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弱装置(B1)包括设置在风道内表面,用于减缓气流对风道内壁的冲击产生的震动的减弱层(B2),所述减弱层(B2)上设置有用于将正面流动的气流通道变小同时将正面流动的气流的一部分使之向上流动形成涡流的阻流装置(B3),所述的阻流装置(B3)以螺旋形分布在风道内侧表面;所述的消音龙骨(C)包括龙骨(C1)与吊筋(C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C1)包括上龙骨(C101)与下龙骨(C102),所述的下龙骨(C102)中部凸起形成用以与所述上龙骨(C101)紧固连接的固定部(C103),所述下龙骨(C102)的两边部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用以安放吊顶板的托举部(C104),所述上龙骨(C101)的中部向下凸起形成所述的固定部(C103),所述上龙骨(C101)的两边部向下延伸且在靠近所述托举部(C104)处向所述托举部(C104)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用以与所述托举部(C104)配合夹紧吊顶板的夹紧部(C105),所述托举部(C104)与所述夹紧部(C105)的表面均设置有消音层(C3),所述固定部(C103)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消音层(C3),所述上龙骨(C101)的固定部(C103)的消音层(C3)与所述下龙骨(C102)的固定部(C103)的消音层(C3)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C4)。
地址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明月一路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