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液晶‑变形镜的混合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液晶校正器和变形镜的双校正器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方法,目的是解决数米大口径望远镜的近红外~中红外宽谱段波前自适应校正成像的问题。该系统采用一个波前探测器、一个能工作于短波红外~中远红外波段的变形镜和能工作于近红外波段的液晶校正器;对变形镜闭环控制、液晶校正器开环控制,利用Zernike模式重构波前;其中变形镜校正前几十项Zernike低阶模式,然后将一级校正后的光束分为两束,其中长于950nm的长波波段已能达到高分辨率成像要求;而对于700nm~950nm波段的光束,再用液晶校正器做几十项之后的高阶Zernike模式的二级校正,从而在近红外~中红外全波段获得自适应光学高分辨成像。
申请公布号 CN10632482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11
申请号 CN201610858689.0 申请日期 2016.09.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宣丽;李大禹;张佩光;王少鑫;曹召良;穆全全;杨程亮;姚丽双;刘永刚;彭增辉;徐焕宇;张杏云;王启东;王玉坤;孙飞
分类号 G02B26/06(2006.01)I 主分类号 G02B26/06(2006.01)I
代理机构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代理人 南小平
主权项 液晶‑变形镜的混合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是:系统由第一透镜(1)、快速振镜(2)、变形镜(3)、第一分色片(4)、第二透镜(5)、第二分色片(6)、短波红外相机(7)、中红外相机(8)、第三透镜(9)、第四透镜(10)、第三分色片(11)、第五透镜(12)、第六透镜(13)、第四分色片(14)、波前探测器(15)、第七透镜(16)、薄型反射镜(17)、第八透镜(18)、PBS分束器(19)、液晶校正器(20)、第九透镜(21)、反射镜(22)、可移动反射镜(23)、第十透镜(24)、可见相机(25)组成;可见相机(25)接收700nm~950nm的I波段光束成像,短波红外相机(7)接收950nm~1500nm的J波段光束成像,中红外相机(8)接收1500nm~1900nm的H波段光束成像;分别取λ<sub>I</sub>=800nm、λ<sub>J</sub>=1200nm、λ<sub>H</sub>=1600nm为三个成像波段的中心波长;第一透镜(1)的前焦点与所连接的望远镜输出光焦点重合,将望远镜的出瞳成像于快速振镜(2)上;快速振镜(2)将光束折轴45度反射到变形镜(3);变形镜(3)又将光束折轴成水平光束,通过在950nm波长处分色的第一分色片(4)后分成互为垂直的两束,其中950nm~1700nm波段透过第一分色片(4),经第二透镜(5)汇聚至1500nm波长处分色的第二分色片(6),进一步分成950nm~1500nm的J波段和1500nm‑1700nm的H波段的两光束,其中950nm~1500nm的J波段光束透射第二分色片(6),聚焦于短波红外相机(7)成像;1500nm~1700nm H波段的光束经过第二分色片(6)反射,聚焦于中红外相机(8)成像;而在第一分色片(4)处反射的垂直光束为400nm~950nm波段的光束,该垂直光束经过第三透镜(9)和第四透镜(10)缩束,使光束直径与700nm波长处分色的第三分色片(11)的口径匹配;经过第三分色片(11)后光束又分为反射和透射两束,其中反射光束为400nm~700nm可见波段用于波前探测,其通过第五透镜(12)和第六透镜(13)组成的4F系统进行扩束以与波前探测器(15)的口径匹配,再由与第三分色片(11)完全相同的第四分色片(14)反射,进入到波前探测器(15)中;再说透过第三分色片(11)的700nm~950nm的I波段光束透射第七透镜(16)、由薄型反射镜(17)折轴45度、偏心5mm通过第八透镜(18),以使液晶校正器(20)反射回来的光经第八透镜(18)后能避开薄型反射镜(17);PBS分束器(19)位于第八透镜(18)和液晶校正器(20)之间,PBS分束器(19)的作用是将进入液晶校正器(20)的光束滤为P偏振光,以满足液晶校正器(20)的工作条件,而且液晶校正器(20)与快速振镜(2)共轭配置保证入射的P偏振光没有抖动;液晶校正器(20)将P偏振光中的高阶畸变校正后反射再进入PBS分束器(19),通过第八透镜(18)、第九透镜(21),光束变为平行光到达与光轴成45度放置的反射镜(22)上,从而折轴90度,到达也与光轴成45度放置的可移动反射镜(23)上,使光轴再次折转90度,通过第十透镜(24)聚焦于可见相机(25),使高阶畸变校正后的700nm~950nm的I波段光束成像;当畸变波前中的前N项Zernike模式得到完全校正、残余的高阶波前畸变量RMS值<img file="FDA0001122953150000011.GIF" wi="223" he="63" />时,成像分辨率可以达到望远镜的两倍光学衍射极限分辨率,此处λ代表成像波段的中心波长,则认为达到了自适应波前校正的要求;残余的高阶波前畸变量<img file="FDA0001122953150000012.GIF" wi="62" he="62" />可以表示为:<img file="FDA0001122953150000021.GIF" wi="1112" he="158" />这里N是已校正的Zernike模式数,r<sub>0</sub>是大气湍流强度的特征参数称为大气相干长度、厘米为单位,D是望远镜的口径、单位也取为厘米,残余高阶波前畸变量<img file="FDA0001122953150000022.GIF" wi="69" he="62" />的单位为弧度;选择I波段的中心波长λ<sub>I</sub>处的大气相干长度r<sub>0I</sub>=10cm,根据r<sub>0</sub>与波长λ的6/5次方成正比的关系式,可以计算出对应λ<sub>J</sub>=1200nm、λ<sub>H</sub>=1600nm两个成像波段中心波长处的r<sub>0</sub>值分别为r<sub>0J</sub>=16cm和r<sub>0H</sub>=23cm;选择<img file="FDA0001122953150000023.GIF" wi="536" he="63" />将上述参量分别代入(1)式中,并确定望远镜口径D,得出I、J、H三个成像波段对应的校正Zernike模式数N分别为N<sub>I</sub>、N<sub>J</sub>、N<sub>H</sub>,且有N<sub>I</sub>&gt;N<sub>J</sub>&gt;N<sub>H</sub>;快速振镜(2)、变形镜(3)、短波红外相机(7)、中红外相机(8)、波前探测器(15)、液晶校正器(20)和可见相机(25)均与一台计算机相连结;计算机中存有自适应校正控制软件,其作用是:首先对波前探测器(15)获得的光学信号进行处理,将波前畸变表达为不同权重的Zernike模式函数多项式;然后将其中前2项Zernike模式函数多项式决定的波前整体倾斜数据反馈给快速振镜(2)以消除光束的倾斜抖动,将3~N<sub>J</sub>项低阶Zernike模式函数多项式决定的波前数据反馈给变形镜(3),使波前的低阶畸变成分得到校正,将剩余N<sub>J+1</sub>~N<sub>I</sub>项高阶Zernike模式函数多项式决定的波前数据反馈给液晶校正器(20),使波前的高阶畸变成分得到校正;此时短波红外相机(7)、中红外相机(8)和可见相机(25)所拍摄的像为自适应光学校正后的高分辨图像,计算机给出所拍摄像的显示。
地址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