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轴承钢大截面环件的闪光焊成形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钢大截面环件的闪光焊成形方法,其步骤为:先将带开口的轴承钢大截面环坯固定在夹具上,接通电源,使电流从左端经过背部达到右端形成环流,进行预热;再驱动右端向左端靠近,进行弱闪光;再提高进给速度,调整电流,进行强闪光,形成温度场;再根据温度场,计算出高温糊状区和高温组织粗化区的长度,从而确定顶锻距离,进行顶锻;再保压一段时间。该方法能够形成稳定、合理的温度场,并能够保证顶锻过程中高温糊状区的金属能够全部被顶出基体,高温组织粗化区的金属能够发生充分的塑性变形,通过回复再结晶细化晶粒,获得质量优良的闪光焊环件。该方法用于截面积较大环件闪光焊成形。
申请公布号 CN10455136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04
申请号 CN201410776714.1 申请日期 2014.12.15
申请人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邹伟;谢永富;张桂兰;蒋睿华;陆洪波
分类号 B23K11/04(2006.01)I;B23K11/24(2006.01)I;B23K11/36(2006.01)I 主分类号 B23K11/0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轴承钢大截面环件的闪光焊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带开口的轴承钢大截面环坯的左端固定在左夹具上,右端固定在右夹具上;设定闪光焊机的工作功率为P=350KVA~900KVA,电流I<sub>0</sub>=45KA~55KA,接通电源,电流会从环坯的左端经过环坯的背部达到环坯的右端形成环流,对环坯进行加热,一段时间之后,环坯的左端和右端均被加热到T<sub>0</sub>=250~300℃;调整电流为I=20KA~30KA,使闪光过程能够保持在低强度持续进行,此时,环坯的闪光烧损速度v<sub>0</sub>=0.70mm/s~1.08mm/s;驱动右夹具使环坯的右端以和环坯的闪光烧损速度v<sub>0</sub>相等的进给速度v向左端靠近,当左、右两端的距离≤7.00mm时,电流从左端经过开口处达到右端,并且在开口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熔化左、右两端面金属,形成液体过梁并发生爆破后高速向外喷射形成闪光,此时,环坯的闪光烧损速度较低,要小于热量传递速度,闪光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沿环坯轴向传递到远端,而右端向左端的进给速度与环坯的闪光烧损速度相等,使两端始终保持在≤7.00mm的距离不变,闪光过程持续t=3s~5s;瞬时将进给速度提升到7.00mm/s~10.80mm/s,同时将电流调整为I<sub>1</sub>=60KA~75KA,此时,环坯的闪光烧损速度为1.96mm/s~2.38mm/s,使开口处发生剧烈的闪光,产生大量的金属蒸汽形成保护层,保护后续顶锻过程,该过程反应剧烈,反应时间较短,左、右两端高温金属材料被烧损,烧损长度为d<sub>0</sub>=1.58mm~3.16mm,而闪光产生的热量却来不及向远端传递,并最终形成顶锻所需的温度场,左、右两端温度高于1280℃部分的轴承钢呈高温糊状,左、右两端温度在880℃~1280℃之间时,轴承钢呈高温组织粗化状,闪光过程完成;根据闪光过程形成的温度场计算出高温糊状区的长度为d<sub>1</sub>=6.00mm~8.00mm,高温组织粗化区的长度为d<sub>2</sub>=10.00mm~12.00mm,从而设定顶锻时的顶锻距离为D=8.00mm~14.00mm;在闪光过程完成的瞬间,以20KN~40KN的顶锻力对环坯的左、右两端进行顶锻,使环坯的左、右两端的高温糊状区的金属完全顶锻出去,并使高温组织粗化区的金属能够发生20%~50%的变形;所述大截面环件在顶锻力的作用下保压15s~25s后从焊机上拆卸出来。
地址 561005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东段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