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智能垃圾回收机器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机器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顶盖、护壁、底座、舵机和行进装置,其中护壁一端通过舵机与顶盖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组成一个外部封闭内部空腔的结构。舵机可以控制顶盖开启和关闭,内部空腔中设有隔板、电机和控制模块,隔板将内部空腔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进行垃圾收集,下部分放置控制系统和运动系统,行进装置与底座连接。顶盖上还设有超声波探测器,护壁顶端还设有红外测距器,底座底部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超声波探测器和红外测距器的搭配,实现了智能垃圾回收机器人采集和处理垃圾的功能,可大大减少街面闲置的垃圾桶,并且能够减少人工费用提高城市智能化。
申请公布号 CN205708368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23
申请号 CN201620380335.5 申请日期 2016.04.29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马遵;邹泰;欧阳;杨堞;赵钰
分类号 B65F5/00(2006.01)I 主分类号 B65F5/00(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李顺德
主权项 智能垃圾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护壁(4)、底座(12)、舵机(13)和行进装置,所述护壁(4)一端通过舵机(13)与顶盖(1)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2)连接组成一个外部封闭内部空腔的结构,所述舵机(13)控制顶盖(1)开启和关闭,所述内部空腔中设有隔板(5)、电机(6)和控制模块(8),所述隔板(5)将内部空腔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电机(6)和控制模块(8)一端与底座(12)连接,所述行进装置包括主动轮(7)、从动轮(9)和转向电机(11),所述转向电机(11)一端与底座(12)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轮(9)连接,所述主动轮(7)设于底座(12)上并通过皮带轮与电机(6)连接。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