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薄皮青椒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皮青椒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选种、育苗、适时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工序;大棚薄皮椒栽培技术,可使辣椒在蔬菜淡季上市,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早20‑30d,亩产量可达3500kg。该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满足了早春的淡季市场对辣椒的需求。本发明技术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少,所得的辣椒大小均匀,营养丰富,辣脆可口,大大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商品性。
申请公布号 CN10411565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23
申请号 CN201410338084.X 申请日期 2014.07.16
申请人 和县宝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邢国宝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0(2006.01)I;C05G3/00(2006.01)I;C05G3/04(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主权项 一种薄皮青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育苗a、种子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萧新系列、墨玉5号、新更新、鲜绿2号,选好的种子后在10月份;将种子在阳光暴晒1‑2天,然后用微波处理5‑6分钟,再用纱布包着放入50‑55℃的温水恒温浸泡1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浸种剂常温下浸泡6‑8小时,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所述的浸种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它的组分及含量如下:每1kg的浸种剂中含有:维生素C制剂 1‑2mg、Na<sub>2</sub>Fe‑EDTA60‑100mg、MnSO<sub>4</sub>7H<sub>2</sub>O10‑15mg、ZnSO<sub>4</sub>7H<sub>2</sub>O 0.5‑0.8mg、Na<sub>2</sub>B<sub>4</sub>O<sub>7</sub>10H<sub>2</sub>O 2‑3mg、MnSO<sub>4</sub>5H<sub>2</sub>O 0.01~0.02mg、尿素100‑120mg、咪鲜胺40‑60mg、赤霉素0.5‑0.8mg、氯化钙10‑15mg、双氧水10‑12mg,余量为水将各组分分别溶解于水后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b.育苗播种:苗床上铺设10‑15厘米厚的基质,灌足底水,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草帘,控制大棚温度在20‑30℃;c.苗床管理:70‑80%小苗拱土后,将草帘揭去;辣椒苗长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露天炼苗,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锯末20‑30,草木灰10‑15、过磷酸钙3‑5、酒糟10‑20,沼渣5‑10、活性炭1‑2、苦参粉0.1‑0.2、蛭石粉5‑8,硫酸亚铁0.01‑0.02、氯化钾0.01‑0.03,充分搅拌;(2)定植栽培田整理定植前大田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20‑25千克、土壤调理剂15‑20kg,撒匀后实施旋耕,再耙细整平,开沟作畦,做成宽1.5‑1.8米、高20‑25cm 的栽培畦,定植前8‑10天搭棚扣膜闷棚;适时移栽定植于12月下旬,选择苗龄30天的壮苗,在晴天进行定植移栽,定植密度为每亩3000~3500穴,行距55~60cm,株距25~28cm;(3)大棚管理定植后闷棚3‑5天,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恢复室温管理,选晴暖的上午或傍晚进行追肥浇水,亩施硫酸铵14‑16千克,盛果期追肥浇水2‑3次,门椒以下侧枝应及时抹掉,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肥水管理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把握在植株定植活棵、初果期及盛果期这些关键点实施追肥;定植活棵后每667㎡棚地以4‑6 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盛果期每采收两次后追肥一次,每667㎡棚地追施三元素复合肥6‑8kg;结合病虫害防治,于初花期至盛果期,叶面喷施0.02%的维生素C和0.2%尿素水溶液的混合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2‑3次;整枝疏叶: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期时,要及时摘除侧枝生长点,每株留3‑4个主枝;(4)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整个生长期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甜菜夜蛾虫害,后期用进口农药凯泽‑灰霉病特效杀菌剂防治灰霉病,用咪鲜胺防治炭疽病;(5)采收 :于翌年1月份适时分批采收,门果及下部果实尽早采收,花后28天,开始采摘,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
地址 238243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高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