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物质热分解分理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物质热分解分理装置,装置由热分解系统、物质分理系统、余热利用排放物处理系统、加热系统、蒸汽发生系统组成。发明优点是:1.雾气喷入喷爆式蒸汽机与蒸汽机内发生气爆产生蒸汽,用导管内的传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蒸汽温度解决了传统锅炉温度靠提高压力得到蒸汽温度的状态并提高热效率。2.解决传统蒸馏、蒸发、干化、萃取等使用热能生产的工艺能耗、速度、人力、物质分离难的问题,采用蒸汽对撞物质得到热分解;根据物质质量进行分理收集具有高效、快速、模式新颖、物质分解分理完整具体运用中可在污水、垃圾处理、蔬菜加工等物质分解收集、蒸馏、浓缩、萃取、干化、提炼等用热交换进行的工艺。
申请公布号 CN205634946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0.12
申请号 CN201620022569.2 申请日期 2016.01.11
申请人 赖正平;沈建民;孙世杰 发明人 赖正平;沈建民;孙世杰;黄诃;孙幸昕;赖厚安;肖俊勇;石雄伟
分类号 C02F1/04(2006.01)I;C02F11/18(2006.01)I;C02F11/00(2006.01)I;C22B1/00(2006.01)I;A23B7/02(2006.01)I;F22B1/16(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1/04(2006.01)I
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王素娥
主权项 物质热分解分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热分解系统(1)、物质分理系统(2)、余热利用排放物处理系统(3)、加热系统(4)、蒸汽发生系统(5)组成;1)热分解系统:1.1)热分解系统的结构:所述热分解系统(1)由导热介质管(1‑1)、物料热分解管(1‑2)、液体进料罐(1‑3)、固体进料罐(1‑4)、固体输送器(1‑5)、液体进料管(1‑6)和固体进料管(1‑7)组成;所述导热介质管(1‑1)和物料热分解管(1‑2)为套管换热器,外设有保温层,套管外层为导热介质管(1‑1),内层为物料热分解管(1‑2);所述导热介质管(1‑1)内是导热介质,导热介质是导热油或熔融盐;所述物料热分解管(1‑2)内是待热分解的混合物料和蒸汽;所述液体进料罐(1‑3)为空罐体,内装需分解的液体物料;所述固体进料罐(1‑4)为空罐体,内装需分解的固体颗粒物料;1.2)热分解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分汽缸(5‑21)与蒸汽管道(6‑18)的A12端连接,蒸汽管道(6‑18)的B12端与液体进料罐(1‑3)和固体输送器(1‑5)的出口连接,之后再在蒸汽管道(6‑18)的B12端与物料热分解管(1‑2)的进口连接,固体输送器(1‑5)的进口与固体进料罐(1‑4)的出口连接,液体进料罐(1‑3)前端安装液体进料管(1‑6),固体进料罐(1‑4)前端安装固体进料管(1‑7),物料热分解管(1‑2)的出口与混合物料出口管道(6‑1)的A1连接;所述的导热介质管(1‑1)进口与导热介质导管(6‑19)的B13端连接,导热介质管(1‑1)出口与导热介质出口管道(6‑20)的A14端连接,导热介质出口管道(6‑20)通过导热介质循环泵(7‑3)在B14端与加热系统(4)恒温炉(4‑1)的加热盘管(4‑2)连接;2)物质分理系统:2.1)物质分理系统的结构:所述物质分理系统的结构由旋转分理塔(2‑1)或卧式分理装置(2‑2)组成;2.1.1)所述旋转分理塔(2‑1)底部为呈漏斗形状的旋转罐(2‑1‑1),在旋转罐下设有颗粒物产品收集罐(2‑1‑9),塔底部以上呈圆柱体形状,塔内底部以上的塔壁从下至上为重复的多层结构、均匀设有对流水夹层(2‑1‑2),在对流水夹层上面设有对流水管(2‑1‑3),在塔中间每层对流水夹层(2‑1‑2)上方设有折流板(2‑1‑4),塔外壁设有冷却水层(2‑1‑6),第一冷却水层(2‑1‑6)内设有冷凝水导流片(2‑1‑5),塔顶分别设有第一防爆门(2‑1‑7)和第一检修人孔(2‑1‑8),在塔外每层对流水夹层(2‑1‑2)位置的下方设有第一产品收集罐(2‑1‑10);2.1.2)所述卧式分理装置(2‑2)为锥形体,前小后大,装置内壁装有隔板(2‑2‑1),外部有第二冷却水层(2‑2‑3)、第二冷却水层(2‑2‑3)内有冷却水导流片(2‑2‑2),装置下方安装有第二产品收集罐(2‑2‑6)、尾端安装有第二防爆门(2‑2‑4)和第二检修人孔(2‑2‑5);2.1.3)所述的物质分理系统中的第一混合物料出口分管道(6‑2)和第二混合物料出口分管道(6‑3)为混合物料出口管道(6‑1)分出的两个等截面管道,第一混合物料出口分管道(6‑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6‑4),第二混合物料出口分管 道(6‑3)上安装有第二阀门(6‑5),第一阀门(6‑4)和第二阀门(6‑5)起到根据物料性状不同而选择卧式分理装置(2‑2)或旋转分理塔(2‑1)进行物料分理的作用;2.2)物质分理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2.2.1)所述旋转分理塔(2‑1)的第一冷却水层(2‑1‑6)的进口管与第一冷却水进水分管(6‑7)的B3端连接,旋转分理塔(2‑1)的第一冷却水层(2‑1‑6)的出口管与第一冷却水回水分管(6‑10)的A6端连接;旋转分理塔(2‑1)的进口与第一混合物料出口分管道(6‑2)的B1端连接;2.2.2)所述卧式分理装置(2‑2)的第二冷却水层(2‑2‑3)的进口管与第二冷却水进水分管(6‑8)的B4端连接,卧式分理装置(2‑2)的第二冷却水层(2‑1‑6)的出口管与第二冷却水回水分管(6‑11)的A7端连接;卧式分理装置(2‑2)的进口与第二混合物料出口分管道(6‑3)的B2端连接;3)余热利用排放物处理系统:3.1)余热利用排放物处理系统的结构:所述余热利用排放物处理系统(3)主要由冷却塔(3‑1)、冷却塔进水管(3‑2)、热水交换罐(3‑3)和脱硫除尘装置(3‑7)组成;所述冷却塔(3‑1)为空罐体;所述热水交换罐(3‑3)为空罐体,罐内装水并设有余热盘管(3‑4);3.2)余热利用排放物处理系统(3)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所述冷却塔(3‑1)通过导通进水管(3‑9)与热水交换罐(3‑3)连接,导通进水管(3‑9)的A15端与冷却塔(3‑1)的进口连接,导通进水管(3‑9)的B15端与热水交换罐(3‑3)的进口连接;冷却塔(3‑1)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回水管(6‑9)的B7端分别与第一冷却水回水分管(6‑10)的A6端和第二冷却水回水分管 (6‑11)的A7端与第一冷却水层(2‑1‑6)的出水口和第二冷却水层(2‑2‑3)出水口连接;冷却塔(3‑1)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循环泵(7‑1)和冷却水进水管(6‑6)分别与第一冷却水进水分管(6‑7)的B3端和第二冷却水进水分管(6‑8)的B4端与第一冷却水层(2‑1‑6)的进水口和第二冷却水层(2‑2‑3)进水口连接;所述余热盘管(3‑4)下端与加热系统(4)的烟道(4‑3)出口连接;所述余热盘管(3‑4)出口与脱硫除尘装置(3‑7)的进口连接,脱硫除尘装置(3‑7)的出口与引风机(3‑5)的进口连接;脱硫除尘装置(3‑7)的进水口与进水管(3‑8)连接、脱硫除尘装置(3‑7)的混合物出口通过排污管(6‑16)与液体进料罐(1‑3)的进口连接;4)加热系统:4.1)加热系统的结构:所述加热系统(4)由恒温炉(4‑1)、加热盘管(4‑2)、烟通(4‑3)、低位导热介质储罐(4‑4)和高位导热介质膨胀槽(4‑5)组成;所述恒温炉(4‑1)为恒温加热炉体,炉体外有保温层,内为加热室,加热室内设有带导热介质进、出口管的加热盘管(4‑2);4.2)加热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2)加热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所述高位导热介质膨胀槽(4‑5)的出口与低位导热介质储罐(4‑4)的进口连接;所述低位导热介质储罐(4‑4)的出口通过导热介质进口管(6‑17)的B11端与蒸汽发生系统(5)的第一导热介质层(5‑5)连接;所述加热盘管(4‑2)的出口与导热介质进口管(6‑17)的A11端连接后、与低位导热介质储罐(4‑4)的出口连接;所述加热盘管(4‑2)的进口与导热介质出口管道(6‑20)的B14端连 接,导热介质出口管道(6‑20)的A14端与热分解系统(1)的导热介质导管(1‑1)的出口连接;导热介质导管(1‑1)的进口与蒸汽发生系统(5)的第八导热介质层(5‑19)的出口连接;导热介质出口管道(6‑20)上有导热介质循环泵(7‑3);5)蒸汽发生系统5.1)蒸汽发生系统的结构:所述蒸汽发生系统(5)主要由高压柱塞泵(5‑1)、喷爆式蒸汽机(5‑3)、高压喷雾装置(5‑4)、分汽缸(5‑21)和安全阀(5‑22)组成;所述喷爆式蒸汽机(5‑3)外有保温层的多层环状密封环道,分别是第一导热介质层(5‑5)、第二导热介质层(5‑7)、第三导热介质层(5‑9)、第四导热介质层(5‑11)、第五导热介质层(5‑13)、第六导热介质层(5‑15)、第七导热介质层(5‑17)和第八导热介质层(5‑19),第一蒸汽层(5‑6)、第二蒸汽层(5‑8)、第三蒸汽层(5‑10)、第四蒸汽层(5‑12)、第五蒸汽层(5‑14)、第六蒸汽层(5‑16)和第七蒸汽层(5‑18),第一蒸汽层(5‑6)与第二蒸汽层(5‑8)、第二蒸汽层(5‑8)与第三蒸汽层(5‑10)、第三蒸汽层(5‑10)与第四蒸汽层(5‑12)、第四蒸汽层(5‑12)与第五蒸汽层(5‑14)、第五蒸汽层(5‑14)与第六蒸汽层(5‑16)、第六蒸汽层(5‑16)与第七蒸汽层(5‑18)分别设有连通管,第一导热介质层(5‑5)与第二导热介质层(5‑7)、第二导热介质层(5‑7)与第三导热介质层(5‑9)、第三导热介质层(5‑9)与第四导热介质层(5‑11)、第四导热介质层(5‑11)与第五导热介质层(5‑13)、第五导热介质层(5‑13)与第六导热介质层(5‑15)、第六导热介质层(5‑15)与第七导热介质层(5‑17)、第七导热介质层(5‑17)与第八导热介质层(5‑19)分别设有连通管;5.2)蒸汽发生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所述蒸汽发生系统(5)中的喷爆式蒸汽机(5‑3)的第七蒸汽层(5‑18)出口 通过蒸汽层出口管道(5‑20)与分汽缸(5‑21)的进口连接;所述喷爆式蒸汽机(5‑3)的第八导热介质层(5‑19)出口与导热介质导管(6‑19)的A13端连接;所述分汽缸(5‑21)的出口与蒸汽管道(6‑18)的A12端连接,蒸汽管道(6‑18)的B12端与物料热分解管(1‑2)的进口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5‑1)进口与热水交换罐(3‑3)的水出口连接;高压柱塞泵(5‑1)出口通过高压柱塞泵出口管(5‑2)与高压喷雾装置(5‑4)连接;所述分汽缸(5‑21)上安装有安全阀(5‑22)。
地址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路90号2栋101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