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吡啶基二氨基过渡金属络合物、其制备和用途
摘要 公开了吡啶基二氨基过渡金属络合物用于烯烃聚合中以制备高熔点聚烯烃。
申请公布号 CN10602967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0.12
申请号 CN201580010343.9 申请日期 2015.02.23
申请人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发明人 J·R·哈格多恩;P·J·帕拉福克斯
分类号 C07F7/00(2006.01)I;C07D213/38(2006.01)I;C07D213/48(2006.01)I;C08F10/00(2006.01)I 主分类号 C07F7/00(2006.01)I
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杨立芳
主权项 具有通式(A)或(B)的吡啶基二氨基过渡金属络合物:<img file="FDA0001090548080000011.GIF" wi="1344" he="347" />其中:M是第3、4、5、6、7、8、9、10、11或12族金属;Q<sup>1</sup>是通过由式‑G<sup>1</sup>‑G<sup>2</sup>‑G<sup>3</sup>‑表示的三原子桥将R<sup>2</sup>和Z连接的基团,其中所述三个原子的中心是可以与M形成配位键的第15或16族元素,其中G<sup>2</sup>是第15或16族的原子,G<sup>1</sup>和G<sup>3</sup>各自为第14、15或16族的原子,其中G<sup>1</sup>、G<sup>2</sup>和G<sup>3</sup>,或G<sup>1</sup>和G<sup>2</sup>,或G<sup>1</sup>和G<sup>3</sup>,或G<sup>2</sup>和G<sup>3</sup>可形成单环或多环体系,如果G<sup>1</sup>和/或G<sup>3</sup>中的任何一个是第14族的原子,则R<sup>30</sup>和R<sup>31</sup>键合到此种一个或多个G原子上,如果G<sup>1</sup>、G<sup>2</sup>和/或G<sup>3</sup>中的任何一个是第15族的原子,则R<sup>30</sup>键合到此种一个或多个G原子上,其中每个R<sup>30</sup>和R<sup>31</sup>独立地为氢或C<sub>1</sub>‑C<sub>100</sub>烃基;Q<sup>2</sup>是NR<sup>17</sup>或PR<sup>17</sup>,其中R<sup>17</sup>选自含1‑20个碳原子的具有1.66或更大的H/C比的烃基,其中与N或P键接的碳原子不是叔碳原子,和其中R<sup>17</sup>可以是未取代或取代的;Q<sup>3</sup>是‑(TT)‑或‑(TTT)‑,其中每个T是碳或杂原子,并且所述碳或杂原子可以未取代或取代有一个或多个R<sup>30</sup>基团,该一个或多个R<sup>30</sup>基团与"‑C‑Q<sup>3</sup>=C‑"片段一起形成5‑或6‑元环状基团或包括所述5或6元环状基团的多环基团;R<sup>1</sup>选自烃基和取代的烃基、或甲硅烷基;R<sup>2</sup>和R<sup>10</sup>各自独立地是‑E(R<sup>12</sup>)(R<sup>13</sup>)‑,其中E是碳、硅或锗,每个R<sup>12</sup>和R<sup>13</sup>独立地选自氢、烃基和取代的烃基、烷氧基、甲硅烷基、氨基、芳氧基、卤素和膦基,R<sup>12</sup>和R<sup>13</sup>可以接合以形成饱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环,其中该环具有4、5、6或7个环碳原子和其中该环上的取代基可以接合以形成附加的环,或R<sup>12</sup>和R<sup>13</sup>可以接合以形成饱和杂环、或饱和取代的杂环,其中该环上的取代基可以接合以形成附加的环;Z是‑(R<sub>14</sub>)<sub>p</sub>C‑C(R<sub>15</sub>)<sub>q</sub>‑和R<sub>14</sub>和R<sub>15</sub>独立地选自氢、烃基和取代的烃基,和其中相邻的R<sub>14</sub>和R<sub>15</sub>基团可以接合以形成芳族或饱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环,其中该环具有5、6、7或8个环碳原子和其中该环上的取代基可以接合以形成附加的环,p是1或2,和q是1或2;L是阴离子离去基团,其中该L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任两个L基团可以连接以形成双阴离子离去基团;n是0、1、2、3或4;L'是中性路易斯碱;和w是0、1、2、3或4;其中n+w是至多4。
地址 美国得克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