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毒性低,污染小的原料,采用如下合成路线:<img file="DDA0001035230340000011.GIF" wi="1519" he="1514" />制备了收率、纯度较高的琥珀酸曲格列汀;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安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纯度高,明显降低了目标产物中的杂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596809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9.28
申请号 CN201610509291.6 申请日期 2016.06.29
申请人 郑州明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海波;张凤;张东阳;徐培明
分类号 C07D401/04(2006.01)I;C07D239/553(2006.01)I 主分类号 C07D401/04(2006.01)I
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代理人 陈大通
主权项 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3‑甲基‑6‑氯尿嘧啶、N,N‑二异丙基乙胺,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搅拌溶解;溶解之后,将2‑氰基‑5‑氟苄溴溶液滴加到上述混合物中;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升温至55~75℃,反应3~5.5h后停止反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纯净水,‑15℃~35℃条件下搅拌0.8~1.5h,抽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2‑[(6‑氯‑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甲基]‑4‑氟苄腈;该步骤所述3‑甲基‑6‑氯尿嘧啶与2‑氰基‑5‑氟苄溴的用量比为(0.8~2.2)g:(1.0~2.5)g;所述3‑甲基‑6‑氯尿嘧啶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用量比为1g:(2~8)ml;所述N,N‑二异丙基乙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用量比为(2.5~7.5)g:(12~35)ml;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与纯净水的用量比为1ml:(0.8~3.5)ml;(2)另取反应瓶,依次加入异丙醇、步骤(1)制备的2‑[(6‑氯‑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甲基]‑4‑氟苄腈、碳酸钠、(R)‑3‑胺基哌啶二盐酸盐、碘化钾、纯净水混合均匀,加热至55~75℃反应16~22h,停止反应;在50~70℃条件下热过滤得到滤饼,然后使用热溶剂洗涤滤饼,洗涤完成后在30‑55℃条件下旋蒸,得到粗产品;对粗产品进行二次重结晶,冷却至常温进行抽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2‑({6‑[(3R)‑3‑胺基‑1‑哌啶‑1‑基]‑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1(2H)‑基}甲基)‑4‑氟苄腈;该步骤中,所述步骤(1)制备的2‑[(6‑氯‑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甲基]‑4‑氟苄腈与(R)‑3‑胺基哌啶二盐酸盐的用量比为(1.2~3)g:1g;所述异丙醇与步骤(1)制备的2‑[(6‑氯‑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甲基]‑4‑氟苄腈的用量比为(10.5~14.1)ml:(1.0~4.0)g;所述异丙醇与碳酸钠、碘化钾和纯净水的用量比为(150~185)ml:(15.0~45.0)g:1g:(0.8~2.0)ml;(3)再取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和步骤(2)制备的2‑({6‑[(3R)‑3‑胺基‑1‑哌啶‑1‑基]‑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1(2H)‑基}甲基)‑4‑氟苄腈加入反应瓶中,加热至45~65℃至加入的反应物完全溶解,加入丁二酸反应0.3~1h,然后再撤去加热装置,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9~13h,抽滤,打浆,抽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产品琥珀酸曲格列汀;该步骤中所述的四氢呋喃与步骤(2)制备的2‑({6‑[(3R)‑3‑胺基‑1‑哌啶‑1‑基]‑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1(2H)‑基}甲基)‑4‑氟苄腈的用量比为(45~60)ml:(4.5~10.0)g;所述四氢呋喃与丁二酸的用量比为(45~60)ml:(1.5~3.5)g。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西四环路369号企业公园2幢1单元5层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