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局部变截面的无油涡旋压缩机的涡旋盘
摘要 局部变截面的无油涡旋压缩机的涡旋盘,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的涡旋齿的相反面均分布有散热片,静涡旋盘(1)的背面设有一个端板与静涡旋盘(1)的散热片构成了一个气流通道,在动涡旋盘(2)的背面设有一个托盘,与动涡旋盘(2)的散热片也就形成了一个气流通道,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的涡旋齿的齿顶加装固体自润滑摩擦副(3),两个涡旋盘相互啮合,在外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两个相互啮合的涡旋盘的外表面能发生形变;第二点(P)是涡旋齿的涡旋段上的一点变形后的位置,第二点(P)与基圆中心点(O)的距离为L<sub>PO</sub>,第一点(V)为变形前第二点(P)的位置,线段(PV)的长度为径向变形量L<sub>PV</sub>,0≤≤0.08mm。
申请公布号 CN205592130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9.21
申请号 CN201620387319.9 申请日期 2016.05.04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彭斌;赵生显;李要红;张朋成;朱永军
分类号 F04C18/02(2006.01)I;F04C29/00(2006.01)I 主分类号 F04C18/02(2006.01)I
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董斌
主权项 局部变截面的无油涡旋压缩机的涡旋盘,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成180度相对安装,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的涡旋齿都为单涡旋齿结构,其特征在于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的涡旋齿的相反面均分布有散热片,静涡旋盘(1)的背面设有一个端板与静涡旋盘(1)的散热片构成了一个气流通道,在动涡旋盘(2)的背面设有一个托盘,与动涡旋盘(2)的散热片也就形成了一个气流通道,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的涡旋齿的齿顶加装固体自润滑摩擦副(3),两个涡旋盘相互啮合,在外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两个相互啮合的涡旋盘的外表面能发生形变;第二点(P)是涡旋齿的涡旋段上的一点变形后的位置,第二点(P)与基圆中心点(O)的距离为L<sub>PO</sub>,第一点(V)为变形前第二点(P)的位置,线段(PV)的长度为径向变形量L<sub>PV</sub>;r<sub>b</sub>为基圆半径,α为涡旋型线内外型线的发生角;第一夹角(Ψ<sub>1</sub>)为第二点(P)与基圆中心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第二夹角(Ψ<sub>2</sub>)为第一点(V)的渐开角,涡旋齿径向变形量由变形后各点的坐标值根据涡旋齿生成的过程计算求得,第二点(P)的坐标P(x<sub>p</sub>,y<sub>P</sub>)为涡旋齿涡旋段上一点变形后的位置,则第二点(P)的坐标P(x<sub>p</sub>,y<sub>P</sub>)到变形前涡旋齿的距离为涡旋齿的径向变形量,即线段(PV)的长度,则,<img file="10197dest_path_image001.GIF" wi="257" he="84" />,<img file="807251dest_path_image002.GIF" wi="235" he="95" />,其中:<i>i</i>表示涡旋线转过的圈数;则内外涡旋型线的径向变形量为:<img file="353770dest_path_image003.GIF" wi="378" he="59" />。
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