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木薯与冬瓜以及甘薯的复合间作方法
摘要 一种木薯与冬瓜以及甘薯的复合间作方法,在木薯宽行距间的2条施肥沟上先间作2行冬瓜,后间作2行甘薯;品种选择赣薯1号、赣薯2号、赣宁紫1号和徐薯22;冬瓜于3月下旬至4月初的清明前后种植;甘薯于5月中下旬种植;木薯、冬瓜与甘薯的种植密度比为(2.5~3.3):1:(3~4);种植行数比为2:2:2;冬瓜收获后不施肥;甘薯收获时间和木薯收获时间相同。有效弥补了冬瓜收获后木薯行间空间大、光温资源浪费以及后期杂草丛生的不足,大幅提高复种指数、土地覆盖率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为木薯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模式。田间试验表明,试验组比木薯净种对照组增收5.13万元以上,增幅557.61%以上。
申请公布号 CN10594089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9.21
申请号 CN201610287173.5 申请日期 2016.04.29
申请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发明人 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杨成春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喻尚威
主权项 一种木薯与冬瓜以及甘薯的复合间作方法,在木薯间作冬瓜的基础上,增加一季甘薯种植,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时间、种植模式、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比、种植行数比、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其特征在于:在木薯宽行距间的2条施肥沟上先间作2行冬瓜,后间作2行甘薯;所述品种选择,是包括甘薯选择高产高淀粉品种:赣薯1号、赣薯2号、赣宁紫1号和徐薯22;所述种植时间,是包括:冬瓜于3月下旬至4月初的清明前后种植于施肥沟覆盖黑膜的两端,单垄种植2行冬瓜;甘薯于5月中下旬种植于冬瓜植株株间,保持一条直线;所述种植模式,是包括:单垄种植2行木薯,构建宽窄行栽培模式,宽行距为2.3米~2.8米,窄行距为0.7米~0.8米,株距为0.6米~0.8米;单垄种植2行冬瓜,构建宽窄行栽培模式,宽行距为2.0米~2.6米,窄行距为1.0米,株距为2.0米~2.5米;单垄种植2行甘薯,每间隔50厘米种植一蔸甘薯,构建宽窄行栽培模式,宽行距为2.0米~2.6米,窄行距为1.0米,株距为0.5米;所述种植密度,是包括:木薯的种植密度为6944蔸/公顷~11111蔸/公顷,冬瓜的种植密度为2222蔸/公顷~3333蔸/公顷,甘薯种植密度是冬瓜种植密度的3~4倍,即甘薯的种植密度为6666蔸/公顷~13332蔸/公顷;所述种植密度比,是木薯、冬瓜与甘薯的种植密度比为(2.5~3.3):1:(3~4);所述种植行数比,是木薯、冬瓜与甘薯的种植行数比为2:2:2;所述田间管理,是包括:木薯出苗后15天~20天间苗,单株只留1壮苗;在冬瓜苗基部第5~7片叶处留1个粗壮的头芽,成长为侧蔓,其余侧芽全部摘除,1株冬瓜只留1个瓜,在离冬瓜植株基部2米留瓜;且在冬瓜苗期,在冬瓜植株的两端点施尿素和氯化钾,尿素点施量为30千克/公顷~40千克/公顷,氯化钾点施量为50千克/公顷~60千克/公顷,冬瓜收获后不施肥;所述收获,是包括甘薯收获时间和木薯收获时间相同,收获方法为先将木薯茎杆砍断,留桩120厘米~130厘米用作种茎,然后收获甘薯,甘薯收获完后再收获木薯。
地址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