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利用腐植化微生物实现有机废水液态堆肥的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和有机废气物及有机废水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微生物强化作用,实现有机废水液态堆肥化的方法。通过微生物培养装置富集培养腐植化微生物,向发酵池供给富含腐植化微生物的培养液,在发酵池内营造能够促进有机污水液态堆肥顺利进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本发明为排污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污水资源化解决方案,能够形成以有机污水资源化及资源化产品应用为核心的生态循环性生产结构转。减少治污投入的同时,改善环境、提高收益。
申请公布号 CN10415099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24
申请号 CN201410329644.5 申请日期 2014.07.11
申请人 徐州承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雪松;朱晓楠;袁辉
分类号 C05F17/02(2006.01)I;C05F9/02(2006.01)I 主分类号 C05F17/02(2006.01)I
代理机构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代理人 高杰
主权项 利用腐植化微生物实现有机废水液态堆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调节池(1)、一级发酵池(2)、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3)、二级发酵池(4)、熟化池(5)、固液分离装置(6)和固形物脱水装置(7)组成;调节池(1)、一级发酵池(2)、二级发酵池(4)、熟化池(5)和固液分离装置(6)顺次以管道连接,固液分离装置(6)通过泥浆泵连接至固形物脱水装置(7),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3)通过管道向一级发酵池(2)相连,调节池(1)通过提升泵经管道与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3)相连,熟化池(5)通过回流泵管道与一级发酵池(2)相连;调节池(1)、一级发酵池(2)、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3)、二级发酵池(4)和熟化池(5)的有效容积比例为50:100:1:150:200,一级发酵池(2)、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3)、二级发酵池(4)和熟化池(5)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9),由鼓风机输送空气;调节池(1)、一级发酵池(2)、二级发酵池(4)以及熟化池(5)内的液位高度一致;其中,调节池(1)内设置一个或多个桨式搅拌装置(8);曝气装置(9)为平板式微孔曝气头;固液分离装置(6)为气浮式固液分离装置、重力沉降式沉淀装置或过滤式固液分离装置的一种;固形物脱水装置(7)为板式压滤装置、离心脱水装置或螺杆式挤压脱水装置中的一种;在一级发酵池(2)和二级发酵池(4)内均设有矿物填料(10);矿物填料(10)的外形为柱状,由不锈钢网制成,直径为20~25cm,长度为两个发酵池有效深度的80%,体内填充天然矿物,包含云母石10‑20%、石英砂30‑50%、轻石30‑40%、麦饭石10‑20%,所有矿石均加工成3‑5cm大小的碎块,均匀混合;填料设置密度为2‑4个/m<sup>2</sup>,填料间距不小于25cm;其中,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3)由培养罐(11)、微生物发生器(12)、曝气装置(9)、温控装置(13)和放流阀(14)组成;培养罐(11)为不锈钢材制作的圆柱形罐体,上方无盖,下端呈圆锥形,圆锥形顶端设置放流阀(14);培养罐(11)外层设置温控装置(13);微生物发生器(12)通过绳索或支架设置于培养罐(11)内;微生物发生器(12)由不锈钢材质的外筒(15)和内筒(16)构成;外筒(15)和内筒(16)均为圆柱形;内筒壁开有若干个直径为8mm的圆孔,圆孔覆盖率占筒壁表面积的25%‑30%,内筒(16)直径为外筒(15)直径的1/3,内筒(16)高度为外筒(15)高度的1/2,内筒(16)竖直置于外筒(15)内,位于外筒(15)内部中央;外筒(15)的筒壁开有若干个直径为1mm的圆孔,圆孔覆盖率占筒壁表面积的25%‑30%;外筒(15)和内筒(16)之间填充矿物层,包含云母石10‑20%、花岗岩30‑50%、轻石30‑40%、麦饭石10‑20%,所有矿石均加工成1.5‑3cm大小的碎块,均匀混合;内筒(16)中填充腐植化微生物源,腐植化微生物源为活性腐殖土中混合体积为5%的直径为1‑1.5cm的轻石碎块以及1%的直径为1‑1.5cm的黑曜岩碎块,取无人为污染的新发育形成的腐殖土,经过筛选去除大质后,粉碎至粒径小于1cm的状态作为腐殖土原料,取腐殖土原料、红糖、淀粉、稻壳、骨粉,按质量比40‑60:1‑1.5:5‑8:15‑25:3‑5的比例混合后,调整含水率为55%‑60%,于密闭容器中,保持30‑35℃堆沤25‑35天后取出,在50℃下烘干至含水率为15%以下,得到活性腐殖土;培养罐(11)罐体直径为微生物发生器(12)的3‑5倍,有效深度为微生物发生器(12)高度的3‑5倍。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北侧办公楼2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