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使用组合式减振策略的超临界转子减振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组合式减振策略的超临界转子减振方法,属于转子系统减振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被动减振结构、套筒、振摩擦环、定摩擦环、作动器等组成。提出了一种将被动减振装置与主动减振装置组合使用的减振策略,使用该减振策略的传动轴系能够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刚度和阻尼,巧妙避开超临界转子在升降速过程中的剧烈共振区,抑制传动轴系的横向振动幅值,提高了轴系工作转速区的安全裕度,减小了转子轴系在通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本发明能同时改变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特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抗干扰能力强,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减振控制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465369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24
申请号 CN201510030850.0 申请日期 2015.01.22
申请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朱如鹏;李苗苗;李峙岳;倪德;李发家
分类号 F16F15/10(2006.01)I;F16F15/32(2006.01)I 主分类号 F16F15/10(2006.01)I
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主权项 一种使用组合式减振策略的超临界转子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组合式减振策略的超临界转子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转子系统部分,该转子系统部分包括安装于第一支座(2‑1)的第一轴承(1‑1)、安装于第二支座(2‑2)的第二轴承(1‑2),还包括安装于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的转轴(3),转轴(3)上安装转子(4);该转子减振装置还包括被动减振部分和主动减振部分;其中被动减振部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安装于上述第二轴承(1‑2)和第二支座(2‑2)之间的套筒(6)及被动减振结构(5);该套筒(6)伸出所述第二轴承(1‑2)外侧;且套筒(6)伸出端的端面安装有振摩擦环(7);其中主动减振部分包括作动器(9),还包括安装于作动器的进给端的定摩擦环(8);所述定摩擦环(8)外侧端面与上述振摩擦环(7)外侧端面位置相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初始状态下,主动减振装置的作动器(9)是不工作的,其驱动的定摩擦环(8)与振摩擦环(7)不接触,定摩擦环(8)与振摩擦环(7)之间有一个初始微间隙d;在转速接近临界转速时,作动器(9)执行动作,作动端带动定摩擦环(8)行驶位移大于d后,使定摩擦环(8)压在振摩擦环(7)上,二者接触面上存在法向力,振摩擦环(7)随轴系振动,定摩擦环(8)静定,那么必然产生摩擦力,这样在原有粘性阻尼之外又引入了摩擦阻尼,进一步加剧转子系统横向振动能量的耗散,抑制了振幅的增加;同时,对于整个转子系统来说,介入的作动器相当于增加的支承,整个系统的支承刚度变大,这时系统的临界转速变高,系统远离了原来的临界转速区域,避免了剧烈振动反应;当转子系统继续加速运转,通过原临界转速区域并接近新临界转速区后,作动器(9)停止动作并收缩,使得定摩擦环(8)与振摩擦环(7)分离,这样系统的临界转速又回到原值,转子系统得以安全平稳的通过临界转速区域。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