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煤岩力学参数的煤体结构测井定量识别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煤岩力学参数的煤体结构测井定量识别方法,基于煤岩力学参数,充分利用完整性系数、破裂系数及稳定性系数与煤体结构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基于煤岩力学参数的煤体结构指数计算模型,进而对煤体结构指数进行计算,能够有效地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煤体结构指数计算,将测井计算的煤岩力学参数与煤体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定量识别的煤体结构与煤岩心观察分析的煤体结构值基本一致,从而提高了煤体结构测井定量识别的精度大大提高,为煤层气储层压裂层位优选提供测井技术支持。
申请公布号 CN10448370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24
申请号 CN201410566684.1 申请日期 2014.10.22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发明人 汤小燕
分类号 G01V1/40(2006.01)I 主分类号 G01V1/40(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主权项 一种基于煤岩力学参数的煤体结构测井定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井资料环境影响校正:对测井资料环境影响进行校正,保证用于煤岩力学参数计算的测井资料真实可靠;步骤二:计算煤岩的完整性系数K<sub>ν</sub>:完整性系数K<sub>ν</sub>值反映煤岩的完整性,K<sub>ν</sub>值越大,裂缝越不发育,煤体结构越完整;反之,裂缝越发育,煤体结构越不完整;步骤三:计算煤岩的破裂系数R<sub>f</sub>:煤岩的破裂程度与杨氏模量关系密切,煤岩越破裂,杨氏模量越小;对同一种煤岩来说,煤岩骨架的杨氏模量是一常数,于是煤岩越破碎,杨氏模量计算的破裂系数越大;步骤四:计算煤岩的稳定性系数R<sub>g</sub>:煤层发育裂缝时,密度测井将不同程度地降低,声波时差会增大,因此杨氏模量E和切变模量G降低,进而致使煤岩的稳定性系数R<sub>g</sub>下降;步骤五:确定煤岩的完整性系数K<sub>ν</sub>、破裂系数R<sub>f</sub>及稳定性系数R<sub>g</sub>与煤体结构内在关系:以完整性系数和稳定性系数为横坐标,破裂系数为纵坐标,制作完整性系数~破裂系数、稳定性系数~破裂系数交会图版;由该套图版可知,由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和糜棱煤逐渐过渡,煤岩的完整性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减小,破裂系数逐渐增大;步骤六:构建煤体结构指数计算模型:构建公式(4)所示的煤体结构指数计算模型:<maths num="0001"><math><![CDATA[<mrow><msub><mi>I</mi><mrow><mi>C</mi><mi>S</mi></mrow></msub><mo>=</mo><mfrac><msub><mi>K</mi><mi>v</mi></msub><msub><mi>R</mi><mi>f</mi></msub></mfrac><mo>&CenterDot;</mo><mi>l</mi><mi>o</mi><mi>g</mi><mrow><mo>(</mo><msub><mi>R</mi><mi>g</mi></msub><mo>)</mo></mrow><mo>-</mo><mo>-</mo><mo>-</mo><mrow><mo>(</mo><mn>4</mn><mo>)</mo></mrow></mrow>]]></math><img file="FDA0001024361060000021.GIF" wi="1318" he="151" /></maths>煤体结构指数I<sub>CS</sub>越大,表明煤岩越趋近于碎裂煤和原生结构煤;煤体结构指数I<sub>CS</sub>越小,表明煤岩越趋近于碎粒煤和糜棱煤;步骤七、识别煤体结构:针对不同矿区的煤岩心,在对其分析描述煤体结构的基础上,将计算的完整性系数、破裂系数及稳定性系数代入步骤六中的公式(4),求得煤体结构指数I<sub>CS</sub>,并对其I<sub>CS</sub>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统计分析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及糜棱煤的煤体结构指数I<sub>CS</sub>值,便可得出如下不同煤体结构的I<sub>CS</sub>值划分标准:I<sub>CS</sub>值大于0.7时为原生结构煤,I<sub>CS</sub>介于0.7至0.4之间为碎裂煤,I<sub>CS</sub>介于0.4至0.2之间为碎粒煤,I<sub>CS</sub>小于0.2为糜棱煤,依据此标准实现基于煤岩力学参数的煤体结构测井定量识别。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