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毫米波波束赋形与探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波束赋形与探测方法。为了保证实时监测,将面积很大的整个监测区域划分成多个属于不同危险敏感级别的探测子区域,探测雷达天线阵同时产生多个波束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扫描监测。此外,不同危险敏感级别的子区域通过自适应波束探测算法采取相应的波束扫描方式,以满足各子区域对于探测精度和实时性的不同要求。由于各区域的危险敏感级别不同,可针对各区域分别采用各自最合适的预警策略。借助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探测的精度,降低探测虚警率与漏检率,提高探测效率。
申请公布号 CN10589732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24
申请号 CN201610312827.5 申请日期 2016.05.12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明人 李超;方旭明;何励励;李恒超
分类号 H04B7/06(2006.01)I;H04B7/08(2006.01)I 主分类号 H04B7/06(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代理人 张澎
主权项 一种毫米波波束赋形与探测方法,在较大范围高危地段提供长期监测及自动预警,通过波束赋形实现定向波束覆盖,包括如下的技术手段:将整个监测区域划分成多个属于不同危险敏感级别的探测子区域,探测雷达天线阵采用分频技术同时产生N个波束对每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探测;危险敏感级别越高的子区域使用越高的毫米波频段,越高的信号带宽和越窄的波束;此外,依子区域不同的危险敏感级别,采用自适应波束探测算法提供相应的波束扫描方式以满足各子区域对于探测精度和实时性的不同要求;所述自适应波束探测算法有两种基本模式:扫描模式和跟踪模式;扫描模式下,使用波束进行全区域的顺序扫描;跟踪模式下,主要用波束在扫描模式中发现的目标的周围扫描,如果扫描模式中发现多个目标,则跟踪模式中采用分时的方式跟踪多个目标;且:(1)波束处于跟踪模式下的时间以预先设定的跟踪容忍时间为度,超过跟踪容忍时间后即切换到扫描模式;(2)对于危险敏感级别较低的区域,只采取宽波束扫描模式;(3)对于危险敏感级别较高的区域,既要保证实时性又要考虑分辨率要求,因此自适应波束探测算法可使用混合模式,即先扫描模式后跟踪模式;(4)对于危险敏感级别特别高的区域,只采取窄波束扫描模式。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