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所述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是以生物活性玻璃或丝素蛋白为载体,以锂离子为活性组分;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其在骨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具有促进骨和软骨再生的作用,现有的材料只能满足骨或软骨再生的其中一种需要,而骨软骨缺损是需要材料同时满足软骨和软骨下骨再生的要求;本发明明确了含锂支架的制作方法和缓释特征,并实现了体内的功能检验,为含锂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申请公布号 CN10422567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24
申请号 CN201410438388.3 申请日期 2014.08.29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欧阳宏伟;吴岩;王权;张小磊;熊思;邹晓辉
分类号 A61L27/18(2006.01)I;A61L27/22(2006.01)I;A61L27/54(2006.01)I 主分类号 A61L27/18(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李世玉
主权项 一种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以生物活性玻璃或丝素蛋白为载体,以锂离子为活性组分;所述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以生物活性玻璃为载体时,所述的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按如下方法制备: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正硅酸乙酯、四水硝酸钙、氯化锂和三磷酸乙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并用0.5M盐酸水溶液调节pH值至6.5‑7.0,在室温下搅拌24h,形成混合液;再将无菌的聚氨酯海绵完全浸没在混合液中,然后将浸没后的聚氨酯海绵在室温下放置12h,再在650℃下烧结6h,获得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所述正硅酸乙酯与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四水硝酸钙和三磷酸乙酯质量比为1:0.58:0.15:0.110,所述正硅酸乙酯与氯化锂质量比为1:0.0125‑0.0250,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用量以正硅酸乙酯质量计为11ml/g;所述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以丝素蛋白为载体时,所述的含锂生物活性支架按如下方法制备:(1)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以桑蚕蚕丝为原料,经脱胶、溶解、透析,获得截留液,将截留液或截留液的浓缩液过滤或离心,取滤液或上层离心液得到丝素蛋白溶液,并用水将丝素蛋白溶液质量浓度调整至50~100mg/ml;(2)含锂生物活性支架的制备:在模具内注入粒径为10~50μm的氯化钠颗粒,再在氯化钠颗粒表面快速注入步骤(1)制备的50~100mg/ml丝素蛋白溶液,推压模具使氯化钠颗粒密实并排出丝素蛋白溶液及少许氯化钠与丝素蛋白溶液形成的气体,将模具在4~70℃下放置2~50h进行交联,然后去除模具,获得交联材料;将交联材料用水清洗后冷冻干燥,获得丝素蛋白支架;将丝素蛋白支架在10ng/ml‑50ng/ml氯化锂水溶液中浸洗2~24h,然后再在30~700℃条件下烘干,获得含锂丝素蛋白支架,即为含锂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所述加入模具中氯化钠与丝素蛋白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所述模具为一端封闭且封闭面带有透气孔的筒体,筒体的另一端开口并设有带活塞的推杆,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氯化钠颗粒的粒径。
地址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