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矿井提升机专用等速过速2米限速保护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提升机的等速过速保护器,具体是一种矿井提升机专用等速过速2米限速保护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等速过速保护器精度低、误动作率高、调试繁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矿井提升机专用等速过速2米限速保护器,包括开关变压器、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一比较器、第三运放、第四运放、第二比较器、第三比较器、三端稳压芯片、场效应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至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一至第十九二极管、第一至第三电位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电感、保险丝、第一至第四十一电容、第一至第六十四电阻。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矿井提升机。
申请公布号 CN205472087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17
申请号 CN201620234673.8 申请日期 2016.03.25
申请人 山西新富升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瑞峰;张清正;李艳怀;宫建忠
分类号 B66B5/06(2006.01)I 主分类号 B66B5/06(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王瑞玲
主权项 一种矿井提升机专用等速过速2米限速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变压器、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第一光耦(U2)、第二光耦(U4)、第三光耦(U5)、第四光耦(U6)、第一运放(U3A)、第二运放(U3B)、第三运放(U8A)、第四运放(U8B)、第一比较器(U7A)、第二比较器(U10A)、第三比较器(U10B)、三端稳压芯片(U9)、场效应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一至第四发光二极管(LED1‑LED4)、第一至第十九二极管(D1‑D19)、第一至第三电位器(RT1‑RT3)、第一继电器(K3)、第二继电器(K4)、电感(L1)、保险丝(F1)、第一至第四十一电容(C1‑C41)、第一至第六十四电阻(R1‑R64);其中,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首端通过保险丝(F1)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感(L1)与正电源端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尾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首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正电源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负电源端连接; 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首端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首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TR1B)的首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五电阻(R5)、第五十五电阻(R55)与正电源端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TR1B)的尾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通过第五十五电阻(R55)与正电源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和负电源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VCC引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VCC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首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VCC引脚通过第九电容(C9)与负电源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GND引脚与负电源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Comp引脚依次通过第七电阻(R7)、第五十五电阻(R55)与正电源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两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两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Vfb引脚通过第五十五电阻(R55)与正电源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Rt/Ct引脚通过第十一电容(C11)与负电源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Vref引脚通过第十电容(C10)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两端分别与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Rt/Ct引脚和Vref引脚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Out引脚通过第八电阻(R8)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两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负电源端连接;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Cun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9)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两端分别与UC3844BN型开关电源芯片(U1)的Cun引脚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两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两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负电源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开关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TR1A)的尾端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TR1C)的首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作为第一引出端子(VCC1);开关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TR1C)的尾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出端子(VCC1)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十八电容(C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出端子(VCC1)和负电源端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TR1E)的首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正电源端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TR1E)的尾端与负电源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9)的输入端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与正电源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9)的输出端作为第二引出端子(VCC2);三端稳压芯片(U9)的公共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两端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U9)的输入端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三十电容(C3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和负电源端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线圈(TR1D)的首端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阳极连接;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与第一开关的首端(K1‑1)连接;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与第二开关的首端(K2‑1)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开关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线圈(TR1D)的尾端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两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开关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线圈(TR1D)的尾端连接;第六十四电阻(R6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开关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线圈(TR1D)的尾端连接;第三光耦(U5)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七电阻(R27)与第一开关的尾端(K1‑2)连接;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光耦(U5)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连接;第三光耦(U5)的正输出端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三光耦(U5)的负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四光耦(U6)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三十电阻(R30)与第二开关的尾端(K2‑2)连接;第四光耦(U6)的负输入端与开关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线圈(TR1D)的尾端连接;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光耦(U6)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连接;第四光耦(U6)的正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四光耦(U6)的负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三电阻(R33)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两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7A)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三十三电阻(R33)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7A)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三十五电阻(R35)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一比较器(U7A)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两端连接;第三电位器(RT3)的活动端和第一固定端均通过第五十七电阻(R57)与第一比较器(U7A)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位器(RT3)的活动端和第一固定端均通过第五十八电阻(R58)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电位器(RT3)的第二固定端通过第四十九电阻(R49)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三电位器(RT3)的第二固定端通过第三十九电容(C39)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比较器(U10B)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五十一电阻(R51)与第三电位器(RT3)的第二固定端连接;第三比较器(U10B)的正输入端与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阳极连接;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五十三电阻(R53)、第五十电阻(R50)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三比较器(U10B)的负输入端通过第四十电容(C40)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比较器(U10B)的输出端通过第五十电阻(R50)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三比较器(U10B)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十一电容(C41)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比较器(U10B)的输出端通过第五十四电阻(R54)与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阳极连接;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第二控制端子(JC2);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负电源端连接;由第八至第十一二极管(D8‑D11)组成的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测速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正输出端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整流桥的负输出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运放(U3A)的正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二十电阻(R20)、第十九电阻(R19)、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五电阻(R15)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依次通过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与第一运放(U3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依次通过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与第一运放(U3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通过第二十电阻(R20)与第一运放(U3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运放(U3A)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运放(U3A)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运放(U3B)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与第一运放(U3A)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放(U3B)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运放(U3B)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三电阻(R23)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运放(U3B)的输出端与第一光耦(U2)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光耦(U2)的负输入端与第二光耦(U4)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光耦(U2)的正输出端与第一引出端子(VCC1)连接;第一光耦(U2)的负输出端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光耦(U4)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光耦(U4)的正输出端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三运放(U8A)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三十七电阻(R37)与第二光耦(U4)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与第二光耦(U4)的负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十五电容(C35)的一端与第三运放(U8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运放(U8A)的负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五十二电阻(R52)、第四十电容(C40)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10A)的正输入端通过第四十六电阻(R46)与第三运放(U8A)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十七电容(C37)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器(U10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10A)的负输入端与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阳极依次通过第四十七电阻(R47)、第四十四电阻(R44)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二比较器(U10A)的负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四十五电阻(R45)、第三十六电容(C36)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T2)的活动端通过第三十六电容(C36)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T2)的第一固定端通过第四十三电阻(R43)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二电位器(RT2)的第二固定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10A)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十四电阻(R44)与第二引出端子(VCC2)连接;第二比较器(U10A)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十八电容(C38)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10A)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十八电阻(R48)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阳极连接;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作为第一控制端子(JC1);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四运放(U8B)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与第一电位器(RT1)的活动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T1)的第一固定端通过第五十九电阻(R59)与第三运放(U8A)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T1)的第二固定端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RT1)的活动端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四运放(U8B)的负输入端通过第六十电阻(R60)与负电源端连接;第四运放(U8B)的输出端通过第六十一电阻(R61)与第四运放(U8B)的负输入端连接;第四运放(U8B)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十电阻(R40)与测速电压检测输出端(S)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两端分别与测速电压检测输出端(S)和负电源端连接;第四十一电阻(R41)的两端分别与测速电压检测输出端(S)和负电源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3)的线圈两端分别与正电源端和第一控制端子(JC1)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与正电源端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通过第六十二电阻(R62)与第一控制端子(JC1)连接;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阳极与第一控制端子(JC1)连接;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阴极与正电源端连接;第二继电器(K4)的线圈两端分别与正电源端和第二控制端子(JC2)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阳极与正电源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阴极通过第六十三电阻(R63)与第二控制端子(JC2)连接;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阳极与第二控制端子(JC2)连接;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与正电源端连接。
地址 030013 山西省太原市小东门街新开南巷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