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枳壳抗病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枳壳抗病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培养基培养,能够有效的提升种子及幼苗对S‑甲基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的吸收,高效激活枳壳抗性机制,激活枳壳自身的抗病防卫反应,得到抗病性强的枳壳株种,降低枳壳患病机率,再配合使用按重量称取的万寿菊杆10‑13份、珍珠岩9‑13份、蛭石5‑9份、苦参杆7‑10份、柑橘皮渣8‑13份混合后得混合料,再按每立方混合料中加入过磷酸钙8‑10g、磷二铵7‑9g混合所得基质,提升枳壳产量,降低栽培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585043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17
申请号 CN201610215372.5 申请日期 2016.04.08
申请人 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小平;袁艳金;袁艳;傅强;周静平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G31/00(2006.01)I;C05G3/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枳壳抗病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一种枳壳抗病高产栽培技术为:1.种子培育:将种子在40‑60℃温水中浸泡24h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浸泡5‑10min,再用清水冲洗2‑3次后,放置于培养基上,使培养液掩盖至种子1/3至1/2处,培养基温度控制为20‑25℃,pH为6.8‑7.3,日光灯光照,光照强度1400‑1500lux,每天光照10h,当苗高3cm以上后,即可移栽炼苗;2.炼苗:将直径40cm,高30cm基质放置于穴盘上,再将穴盘整齐摆放于畦宽1‑1.2m,畦高25cm平整的苗床上,基质开穴,穴直径10cm,穴深2cm,将步骤1中苗高3cm以上的幼苗移栽至穴中,再用基质填满,待苗高50cm以上,即可移植定栽;3.苗间管理:幼苗移至基质后,每穴补水15ml,每穴施复合肥0.2Kg、过磷酸钙0.05Kg,此后每10天补水一次,每次补水20ml/穴,当幼苗2叶1心时,喷施质量分数为0.2%尿素液,喷洒量299‑301Kg/公顷,当苗高15cm时,追施1次复合肥,使用量为0.3Kg/穴,当苗高30cm后,追施1次复合肥,使用量为0.5Kg/穴;4.移栽定载:按行距3‑4m,株距2‑3m开穴,穴径70cm,穴深50‑60cm,每穴施入腐熟的堆肥或厩肥50Kg作为基肥,并与土拌匀,10‑11月进行移栽,起苗后将苗木扶正栽入穴内,当填土至一半时,将幼苗往上提起2cm后,再填土至满穴,踏实后,表面再覆盖松土;5.田间管理:施肥:3‑4月施肥,每株施尿素0.1Kg,施肥方法为以树中心,开“十”字形深4‑8cm沟施入;6月施肥,每株250g复合肥,施肥方法为以树中心,开“十”字形深4‑8cm沟施入;11月施肥,每株50Kg腐熟的堆肥或厩肥及0.5‑1Kg硼磷肥,施肥方法为距离根部30cm处挖10cm深环状沟,沟内施肥后,填土;除草:移栽3个月后,除草一次,此后每2个月除草一次,移栽一年后,每6个月除草一次; 整形修剪:在树干高1m后,截短中央主干,选粗壮的3‑4个枝条,做为第一层骨干主枝,再在第一层主枝上50‑60cm处留枝梢4‑5个,做第二层骨干主枝,然后在第二层骨干主枝上70‑75cm处,留5‑6个枝梢,做第三层骨干主枝;6.采摘:枳壳树结果当年,7‑8月即可采摘。
地址 331200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福城医药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