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空间碎片等离子体推进器
摘要 空间碎片等离子体推进器。属于航天技术领域。在利用空间碎片时,静电式等离子体推进器栅网型电极的损伤较为严重,进而导致空间碎片作为推进剂的利用率低问题。本发明的粉碎机与球磨机相连,粉末充电系统固定在球磨机内部;外套管位于外磁轭内部,内套管位于外套管内部,内磁轭位于内套管内部;主轴的穿过内磁轭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内磁轭、内套管、外套管和外磁轭均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外线圈缠绕在外磁轭的外壁上,内线圈缠绕在内磁轭的外壁上;阳极与球磨机和放电通道相连;阴极位于放电通道出口处靠近外磁轭的位置;电源的正极与阳极相连,电源的负极与阴极相连。有效解决了栅网型电极的损伤问题,提高了对空间碎片的利用率。适用于作为航天器的推进器。
申请公布号 CN10582251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03
申请号 CN201610231581.9 申请日期 2016.04.14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鄂鹏;凌文斌;毛傲华
分类号 F03H1/00(2006.01)I 主分类号 F03H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岳泉清
主权项 空间碎片等离子体推进器,它包括粉碎机(1)、球磨机(2)和粉末充电系统(3);粉碎机(1)的出口与球磨机(2)的入口固定连通,粉末充电系统(3)固定在球磨机(2)内部的出口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推进装置(4);所述推进装置(4)包括阳极(5)、外线圈(6)、外磁轭(7)、外套管(8)、支撑结构(9)、内线圈(10)、内套管(11)、内磁轭(12)、电源(13)、阴极(14)、内磁极(20)、外磁极(19)和主轴(15);所述主轴(15)为圆柱体;内磁轭(12)、内套管(11)、外套管(8)和外磁轭(7)均为圆筒状,内磁极(20)、外磁极(19)均为圆环状;其中,外套管(8)位于外磁轭(7)内部,内套管(11)位于外套管(8)内部,内磁轭(12)位于内套管(11)内部;主轴(15)的一端穿过内磁轭(12)固定在支撑结构(9)上,内磁轭(12)、内套管(11)、外套管(8)和外磁轭(7)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撑结构(9)上;内磁极(20)固定在内磁轭(12)的另一端端面上,外磁极(19)固定在外磁轭(7)的另一端端面上,外线圈(6)、外磁轭(7)、外套管(8)、内线圈(10)、内套管(11)、内磁轭(12)和主轴(15)的轴线平行;所述内套管(11)与外套管(8)之间的区域为放电通道;外线圈(6)缠绕在外磁轭(7)的外壁上,内线圈(10)缠绕在内磁轭(12)的外壁上;所述阳极(5)为管状结构,阳极(5)的一端与球磨机(2)的出口相连通;阳极(5)的另一端穿过支撑结构(9)延伸到放电通道的内部;阴极(14)位于放电通道出口处靠近外磁轭(7)的位置;电源(13)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阳极(5)相连,电源(13)的负极通过导线与阴极(14)相连。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