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花生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栽培方法,本发明从种子选择与处理、地块选择、施肥耕作、田间管理、到田间收获等环节进行了优化,组装成完整的栽培方法,实现花生高产目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花生栽培方法亩产可达800公斤。
申请公布号 CN10576635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7.20
申请号 CN201610222809.8 申请日期 2016.04.12
申请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 万书波;郭峰;张佳蕾;李新国;范仲学;杨莎;耿来云;孟静静;黄超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世静
主权项 一种花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地块选择选择至少2年内未种过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的轻沙壤土生茬地;土壤的理化指标如下:土壤容重每立方厘米1.2~1.3克,总孔隙度50%,有机质0.85%以上,全氮0.06%以上,全磷0.05%以上;每公斤土样中水解氮不低于50毫克,速效磷不低于22毫克,速效钾不低于55毫克,代换性钙不低于1.4克;土层深厚超过50厘米;2)施肥深耕每亩按以下重量称取肥料:有机肥5000~6000公斤、微生物菌肥80~100公斤,树脂包膜控释尿素35公斤,尿素8公斤,钙镁磷肥70公斤,硫酸钾肥35公斤,硫酸锌、硼砂各1公斤;冬耕或早春耕超过30厘米,同时施加上述全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2/3树脂包膜控释尿素、2/3尿素、2/3硫酸钾、以及1/3的钙镁磷肥和杀虫剂5公斤3%辛硫磷颗粒剂,剩余的肥料留作种肥在旋耕起垄前撒施入地面,使其能分布在10厘米的结实土层内;3)种子处理a)选种选择晚熟品种的1级米作为种子;b)发芽试验在花生种中随机取10组花生种,每组20粒,35~40℃温水中浸泡4小时,捞出分别放在10个带盖磁盘中,花生上下各垫2层湿纱布, 25℃恒温催芽22~24小时,要求发芽率达到100%;<b>c)</b>种子处理(1)用毒死蜱、吡虫啉或多菌灵拌种,晾干种皮;用种子重量0.2~0.4%的钼酸铵,制成0.4~0.6%的溶液,用喷雾器直接喷到上述种子上,边喷边伴匀,晾干种皮后播种;4)适时、适墒播种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土壤含水量为60—70%;若需灌溉 采用膜下滴灌;<b>5</b>)播种规格垄距75厘米,垄沟宽25厘米,垄面宽45厘米,垄高12厘米,垄上种2行花生,垄上小行距20厘米,播种行距离垄边12.5厘米,穴距10厘米,播深4厘米,采用“波浪形”播种方式,人工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覆土,然后在垄面每亩喷施50%的乙草胺除草剂100毫升加水50公斤药液,随即覆盖厚度为0.004毫米、宽为900毫米的地膜;6)田间管理a)前期管理(1)在花生幼苗顶土鼓膜刚见绿叶时,及时在苗穴上方将地膜撕开一个小孔,把花生幼苗从地膜中释放出来; (2)播后25天前后,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药剂喷洒防蚜虫;(3)对花生垄沟进行中耕;(4)根据墒情排涝、滴灌;b) 中期管理(1)从花生始花开始,用多菌灵或75%的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叶面一次,连续喷6‑7次;(2)播后50天前后,喷施毒死蜱、吡虫啉或杜邦防治棉铃虫危害;(3)当花生将要封垄,主茎高度达到28‑30厘米时,每亩用5%烯效唑粉剂40克加水40公斤,在植株顶部喷洒;(4)根据墒情排涝、滴灌;c) 后期管理(1)每亩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公斤和微量元素叶面肥3次,间隔7天;(2)根据墒情及时排涝、滴灌;(3)从播种到收获花生生育期达到140天以上,当75%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地上部植株衰老程度严重时收获。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