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折叠自行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涉及一种交通工具,主要特征包括:前立管组件、前束管组件、主梁架组件、后叉组件。折叠部分包括布置与前束管两侧呈“X”状的横折部分、布置于中立管后侧的纵折部分以及前立管下部的前立管折叠部分;折叠状态后轮组处于主梁架组中间,前轮组处于车辆左侧后轮组后侧并与后轮组错开,前立管及扶手组件处于车辆右侧。基于上述设置并通过主梁架组件左右梁组布置、折叠固定组、转向锁定机构、纵折提手机构及刹车把换位机构的设计,使得自行车具有折叠体积紧凑、折叠操作方便、骑行效率高等系列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571171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9
申请号 CN201610027114.4 申请日期 2016.01.15
申请人 孙继伟 发明人 孙继伟
分类号 B62K15/00(2006.01)I 主分类号 B62K15/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A、前立管组件(1),包括: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前立管(102)、前立管折叠铰链轴(103)、前立管折叠扣(104)、扶手组件(105),前立管折叠铰链轴(103)处于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左前侧,前立管折叠扣(104)处于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右后侧,前立管(102)上面靠下部设置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前立管上面靠上部设置第二组折叠固定部(1022);B、前束管组件(2),包括:前束管(201)、前束管上支杆(202)、前束管下支杆(203),前束管上支杆(202)焊接在前束管(201)上部前侧,前束管下支杆(203)通过下支杆支撑板(2031)焊接在前立管(201)下部后侧,前束管上支杆(202)及前束管下支杆(203)与前束管(201)前视呈“工”字状,前束管上支杆(202)和前束管下支杆(203)左侧各开1个孔组成横折铰链孔组(2011),前束管上支杆(202)和前束管下支杆(203)右侧各开一个开口孔组成横折固定开口孔组(2012),横折铰链孔组(2011)同轴心并且轴心线与前束管(201)侧视呈“X”状交叉,横折固定开口孔组(2012)同轴心并且轴心线与前束管(201)侧视呈“X”状交叉;C、主梁架组件(3),包括:左梁组(301)、右梁组(302)、横折铰链轴(303)、横折固定扳手(304)、中立管(305)、五通管(306),左梁组(301)和右梁组(302)沿车辆中心线(307)左右对称分布,左梁组(301)后部和右梁组(302)后部分别与中立管(305)焊接连接,右梁组(302)前上部设置第三组折叠固定部(3022),左梁组(301)前端设置横折铰链管(3011),横折铰链管(3011)内插横折铰链轴(303),右梁组(302)前端设置横折固定管(3021),横折固定管(3021)上端安装横折固定扳手(304),横折铰链管(3011)和横折固定管(3021)均与前束管(201)侧视呈“X”状交叉;D、后叉组件(4)上面靠右侧后部设置第四组折叠固定部(404);所述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及第二组折叠固定部(1022)在折叠状态分别与第三组折叠固定部(3022)及第四组折叠固定部(404)卡位配合,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形式为条状凸起或凹槽,相应地第三组折叠固定部(3022)形式为条状凹槽或凸起,第二组折叠固定部(1022)形式为挂钩或挂环,相应地第四组折叠固定部(404)形式为挂环或挂钩;处于折叠状态时,后轮组(7)处于所述左梁组(301)及右梁组(302)中间,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前束管组件(2)、前叉组件(5)及前轮组(6)绕横折铰链轴(303)逆时针转动折向车辆左侧,前立管(102)绕前立管折叠铰链轴(103)跨过车辆中心线(307)折向车辆右侧。
地址 20012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路1662弄180号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