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电磁波收发能力的太阳光压力获取结构
摘要 一种具有电磁波收发能力的太阳光压力获取结构,其基本结构单元包括:彼此间隔、且沿横向对称地布置的第一电学地平面和第二电学地平面,二者均为高反射率金属镀膜;均为高反射率金属镀膜的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二者均位于第一电学地平面和第二电学地平面的两个凹入部中、彼此间隔、且上下对称地布置;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和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二者均为高反射率金属镀膜、位于第一电学地平面与第二电学地平面之间的间隙中。第一电学地平面和第二电学地平面与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和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的相邻的侧边均间隔开。本发明将“薄膜结构”航天器的“光压推进载荷”和“天线载荷”合二为一,实现了“天线载荷”的零质量。
申请公布号 CN10409200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9
申请号 CN201410307796.5 申请日期 2014.06.30
申请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刘海涛;刘宇飞;王立;贾海鹏;成正爱
分类号 H01Q1/22(2006.01)I;H01Q1/38(2006.01)I;H01Q1/28(2006.01)I 主分类号 H01Q1/22(2006.01)I
代理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代理人 安丽
主权项 一种具有电磁波收发能力的太阳光压力获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压力获取结构包括设置在镀膜基材上的多个基本结构单元,每个基本结构单元包括:彼此间隔、且沿横向对称地布置的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所述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均为高反射率金属镀膜,所述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各形成有一凹入部,两个凹入部关于所述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之间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开口端彼此相向;第一辐射臂(11)和第二辐射臂(12),第一辐射臂(11)和第二辐射臂(12)均为高反射率金属镀膜,二者形状相同;第一辐射臂(11)和第二辐射臂(12)均位于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的两个凹入部中、彼此间隔、且上下对称地布置,并且第一辐射臂(11)和第二辐射臂(12)在形状上都关于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之间的中心线对称,由此,在第一辐射臂(11)与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的凹入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电磁场辐射槽(4)、在第一辐射臂(11)与第二辐射臂(12)之间形成第二电磁场辐射槽(5)、在第二辐射臂(12)与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的凹入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三电磁场辐射槽(6);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2)和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3),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2)和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3)均为高反射率金属镀膜,二者均为长条形;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2)和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3)均位于第一电学地平面(1)与第二电学地平面(1)之间的间隙中、且与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2)和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3)的相邻的侧边均间隔开;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2)连接至第一辐射臂(11)的远离第二辐射臂(12)的上侧边,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3)连接至第二辐射臂(12)的远离第一辐射臂(11)的下侧边,由此,在第一共面波导内导体(2)与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共面波导传输槽(7)和第二共面波导传输槽(8)、在第二共面波导内导体(3)与第一电学地平面(1)和第二电学地平面(1)之间分别形成第三共面波导传输槽(9)和第四共面波导传输槽(10)。
地址 1001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