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系统化提高茶叶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生态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化提高茶叶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生态系统,包括茶园和养牛场。本发明系统通过将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来饲养牛,改善牛的肉质,提高牛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利用牛食用这些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后排泄出的牛粪,作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及含硒量,继而提高所种植茶叶的含硒量和营养价值,再将茶园中的杂草和废弃茶叶作为饲料的一部分来饲养牛,构建成一个整体而且有效循环的生态系统。本发明系统饲养的牛膘肥肉壮,含有大量的硒等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形成一种新的品种“硒乐牛”;且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及各种微量元素,继而提高茶叶的含硒量,还能够增加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申请公布号 CN10570683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9
申请号 CN201610138779.2 申请日期 2016.03.12
申请人 黄志鹏 发明人 黄志鹏
分类号 A01G17/00(2006.01)I;A01K67/02(2006.01)I;A23K50/10(2016.01)I;A23K10/30(2016.01)I 主分类号 A01G17/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系统化提高茶叶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园和养牛场:(一) 茶园(1)取茶苗按照行距1.2~1.5米,株距0.25~0.33米,每穴二株的间隔进行种植;即是茶苗分行种植,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1.2~1.5米,每行内隔0.25~0.33米就挖掘一穴,每穴种植二株茶苗;(2)对茶苗下的土壤进行松土,在春茶结束后进行1次;夏秋茶期间再进行2~3次,松土深度为10~25厘米;结合松土,在松土的过程中向茶苗下的土壤添加经过传统堆沤发酵后的养牛场的牛粪,添加量为每平方米土壤0.5~1公斤;所述春茶结束后是指5月中旬到下旬;夏秋茶期间是指6月至10月;(3)每10—30日对茶园中的杂草进行锄草,将锄掉的杂草作为养牛场的饲料备用;(二)养牛场(1)哺育期饲养从市场购入25—35日龄且体重为45—55千克的仔牛,用牛乳饲养,直至牛的3月龄时,进行育成期的饲养;(2)育成期饲养育成期时每天饲养2次干稻草共2—3千克,3次粗饲料共4—5千克,4次精饲料共1—2千克;所述粗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稻谷谷壳3重量份、玉米50重量份、大麦20重量份、黄豆10重量份、黄豆秸秆3重量份、绿豆3重量份、番薯2重量份、茶园锄掉的杂草0.2重量份;所述精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荠菜2重量份、芦笋2重量份、洋葱1重量份、番茄1重量份、莎草3重量份、紫苑3重量份、苜蓿4重量份、西兰花2重量份、芝麻1重量份;育成期饲养直至牛的9月龄,此时牛体重为200—250千克,进行肥育期的饲养;(3)肥育期饲养肥育期时,停止饲养干稻草;每日粗饲料的饲养量改为牛的体重的4—5%,每日精饲料的饲养量改为牛的体重的2—3%,并每日饲养营养饲料为牛的体重的1%;直至牛的体重达650—750千克,即可出栏;所述营养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甘蔗4重量份、海藻2重量份、大蒜1重量份、胡萝卜2重量份、蘑菇1重量份、菠菜2重量份、上述茶园的废弃茶叶0.2重量份;在育成期和肥育期时,每周还需饲养一次调养饲料,每次饲养量为1千克,所述调养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桑葚1重量份、桂圆1重量份、苦刺1重量份、佛手1重量份、香菜1重量份;(4)牛粪堆沤发酵收集育成期和肥育期的牛粪,采用传统堆沤方式将牛粪进行发酵,用于上述茶园施肥。
地址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潮州大道北端富丽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