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基于磷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理坡面;铺设格栅;生态袋护坡;撒施石灰层;喷施磷肥层;架设生态棒;铺设第二层格栅;喷播土壤改良基质层和种子层;稻草帘遮阴;设置截排水沟。本发明利用石灰进行浅层酸碱中和改良,利用磷肥控制硫化物的进一步氧化从而达到控酸效果,通过植物稳定技术固定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采用的材料廉价、易得,施工过程简便,大大降低了氧化矿石废石场的生态修复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571483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9
申请号 CN201610094219.1 申请日期 2016.02.22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润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全占军;李娟;高文元;张淇翔;李俊生;韩煜;王琦;史娜娜;朱国平;王炜炜;高泗强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I;E02D3/00(2006.01)I;A01G1/00(2006.01)I;A01G9/10(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17/2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代理人 刘江良
主权项 基于磷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清理坡面:将氧化矿石废石场进行坡面整理,形成梯级坡面;(2)铺设第一层格栅:在坡面铺设并用木桩固定格栅,应尽可能保证格栅紧贴坡面,距坡面最大距离不超过3cm;(3)生态袋挡墙:将生态袋铺设至坡脚处,起护坡作用;(4)喷施石灰层:将生石灰与植壤土、粘合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利用干喷机将石灰喷施到矿山排土场表层喷施至坡面,厚度为2‑3cm;(5)喷施磷肥层:将磷肥、有机肥和植壤土混合均匀后,利用干喷机将混合基质喷施于坡面石灰层上,厚度为2‑3cm;(6)架设生态棒:将生态棒横向架设于坡面,并固定,各生态棒纵向间距为1.5‑2.5m;(7)铺设第二层格栅:在坡面铺设并固定格栅,格栅与磷肥层表面距离为13‑17cm;(8)喷土壤改良基质层:将选自稻壳、有机肥、复合肥、营养土、粘合剂、保水剂的一种或多种改良材料与植壤土混合均匀后成为土壤改良基质,利用干喷机将土壤改良基质喷播至磷肥层之上作为客土基材层,厚度12‑13cm;(9)喷播种子层:将种子与种子层基质混合均匀,其中,植物种子选自高羊茅、百喜草、波斯菊、金鸡菊、白三叶、狗牙根、田菁、银合欢、马棘、多花木兰、车桑子等,采用湿喷的方式将种子层喷至土壤改良基质层之上,厚度约2‑3cm;(10)稻草帘遮阴层:将稻草帘全面覆盖并固定至种子层之上,为种子发芽及幼苗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11)截排水沟:在坡面两侧纵向架设两条生态棒,间距为30‑50cm,在坡面横向架设生态棒并使其向一侧稍稍倾斜。
地址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