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岸坡土壤层、土壤和生物碳细颗粒层混合层、生物碳粗颗粒层和碎石层,将秸秆或稻草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碳颗粒,在酸洗活化后打碎磨制为直径为0.5-0.8cm的所述生物碳细颗粒,将玉米芯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碳颗粒,在酸洗活化后打碎磨制为直径为1.5-2.0cm的所述生物碳粗颗粒。本发明可提高护岸土壤的蓄水储养能力和修复能力,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洪泛期淹水时生物碳可吸附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退水后吸附的营养物质缓慢释放出来,供给其中的植物生长,同时还兼具保持填料含水率,防止植物旱死的作用。
申请公布号 CN10569652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2
申请号 CN201610208950.2 申请日期 2016.04.06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发明人 代娟;雷文韬;周银军;曾月;何苗;陈锦;何秀玲;张琳;杨启红;毛冰;申康
分类号 E02B3/12(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E02B3/12(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代理人 孔敏
主权项 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岸坡土壤层(1)、土壤和生物碳细颗粒层混合层(2)、生物碳粗颗粒层(3)和碎石层(4),所述生物碳细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或稻草经干燥后在缺氧条件下高温300‑500摄氏度热解60‑90分钟,制备成生物碳,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根据酸性、碱性或比例调和后进行酸洗活化,将酸洗活化、水洗、干燥后的生物碳粉碎研磨制为直径为0.5‑0.8cm的生物碳细颗粒,所述生物碳粗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芯经干燥,初步打碎后在缺氧条件下高温400‑600摄氏度热解90‑120分钟,制备成生物碳,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中性比例进行活化,确保生物碳PH值呈中性,将活化、水洗、干燥后的生物碳研磨制为直径为1.5‑2.0cm的生物碳粗颗粒。
地址 430010 湖北省武汉市黄浦大街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