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特点是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更好以及经济上更可行。
申请公布号 CN205313326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15
申请号 CN201521131406.X 申请日期 2015.12.30
申请人 宁波大学 发明人 秦文娟;郑忠明;陆开宏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何仲
主权项 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的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所述的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