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带隙基准源的温度补偿电路
摘要 本发明模拟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带隙基准源的温度补偿电路。本发明的左半边部分为传统的带隙基准电路,在其与地电位VSS之间加入电阻R<sub>3</sub>用来叠加温度补偿信号。右半边为跨导温度补偿电路,其中,MP3管镜像PTAT电流,并在电阻R4上产生PTAT电压用来检测温度的变化,电阻R<sub>5</sub>,R<sub>6</sub>,R<sub>7</sub>对输出电压进行分压,产生用来判断温度补偿的高压阈值V<sub>HT</sub>和低压阈值V<sub>LT</sub>。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MOS管的跨导特性,对基准源的输出端叠加补偿信号,使得基准源的输出产生高阶曲线的效果,从而大幅提高了基准源在全温度范围内的输出精度。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带隙基准源。
申请公布号 CN10419950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08
申请号 CN201410477907.7 申请日期 2014.09.17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周泽坤;董渊;石跃;奚冬杰;柯普仁;明鑫;王卓;张波
分类号 G05F3/26(2006.01)I 主分类号 G05F3/26(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李玉兴
主权项 一种用于带隙基准源的温度补偿电路,包括带隙基准核心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跨导放大器的温度补偿电路;所述带隙基准核心电路由PMOS管MP1、MP2,第一运算放大器A1,电阻R1、R2,三极管QP1、QP2构成;其中,MP1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栅极接MP2的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其漏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和QP1的发射极;QP1的集电极和基极互连,其集电极接QP2的集电极;QP2的集电极和基极互连,其发射极依次通过R2和R1后接MP2的漏极;R2与R1的连接点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MP2的源极接电源VCC;所述基于跨导放大器的温度补偿电路由PMOS管MP3、MP4、MP5、MP6、MP7、MP8、MP9、MP10,电阻R3、R4、R5、R6、R7,第二运算放大器A2,电流源;其中,MP3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栅极接MP2的栅极,其漏极通过R4接地VSS;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接MP2漏极与R1的连接点,其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互连,其输出端接基准电压VREF;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与基准电压VREF的连接点依次通过R5、R6、R7后接地VSS;R5与R6的连接点接MP7的栅极;MP7的源极接MP4的漏极,其漏极通过R3后接地VSS;QP1的基极和集电极通过R3后接地;QP2的基极和集电极通过R3后接地;MP4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栅极接MP5的栅极和MP6的栅极,其漏极接MP7和MP8的源极;MP8的栅极和MP9的栅极接MP3漏极与R4的连接点;MP8的漏极接地VSS;MP5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漏极接MP9的源极和MP10的源极;MP9的漏极通过R3后接地;MP10的栅极接R6与R7的连接点,其漏极接地VSS;MP6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栅极和漏极互连,其漏极接电流源的正极;电流源的负极接地VSS。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