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车辆智能助理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智能助理系统,包括智能助理控制器及与该智能助理控制器连接的智能导航系统、智能速控系统、智能服务系统、智能后视系统、智能驾驶模型系统,智能导航系统包括输入装置、定位装置、处理器、车辆操纵控制器;智能速控系统包括车速信息传递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智能驾驶模型系统包括道路环境检测模块、驾驶员操作检测模块、整车系统模块、驾驶员模型模块。本发明能够通过智能驾驶模型系统进行道路环境检测模块、驾驶员操作检测检测、整车系统检测和驾驶惯判定,由智能导航系统完成导航;智能速控系统进行速度控制,减轻了驾驶疲劳,保障了驾驶安全,实现了智能驾驶。
申请公布号 CN10562039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01
申请号 CN201610150053.0 申请日期 2016.03.16
申请人 宁波市江东精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臻;李召;李昆昆;刘智强
分类号 B60R16/02(2006.01)I 主分类号 B60R16/02(2006.01)I
代理机构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代理人 贾振勇
主权项 一种车辆智能助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智能助理系统设置有智能助理控制器,与所述智能助理控制器连接的智能导航系统、智能速控系统、智能服务系统、智能后视系统、智能驾驶模型系统;所述智能导航系统包括:输入装置,被配置为接收与所述机动车辆要到达的目的地相关的目的地信息,输入装置在接收到由外部输入的导航指令时,生成包含车辆当前位置及导航目的地的驾驶路径查询请求信息,并将该驾驶路径查询请求信息发送到车辆监控中心;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判定所述机动车辆的初始位置并计算用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目的地导航所述机动车辆的路线,根据驾驶路径查询请求信息确定导航起点及导航终点,并结合监测到的监控车辆所在区域的基本道路交通状况、及来自道路交通网的实时道路交通广播信息计算监控车辆从该当前位置至该导航目的地的所有可行的驾驶路径中累计耗时最短的一条驾驶路径,并将该条累计耗时最短的驾驶路径作为最优驾驶路径下发到已向所述车辆监控中心请求导航服务的至少一个车载导航终端;处理器,与所述输入装置和所述定位装置进行通信,并且被配置为:判定用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目的地操纵所述机动车辆的任务,以及根据所判定出的任务生成信号;车辆操纵控制器,与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并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信号启动任务;所述的智能驾驶模型系统包道路环境检测模块、驾驶员操作检测模块、整车系统模块和驾驶员模型模块;所述道路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道路环境信息,其中道路环境信息包括与驾驶员操作车辆有关的视觉信息;所述驾驶员操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驾驶员操作数据,所述驾驶员操作数据包括与驾驶员操作车辆有关的触觉信息;所述整车系统模块用于输出车辆运动参数;所述智能速控系统包括车速信息传递系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两大部分,所述的车速信息传递系统包括车速指令信息发射器、GPS定位转送模块、车速指令信息接收器及车载提示显示器;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电脑信息处理模块、油门控制装置及发动机控制器;所述车速指令信息发射器包括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四个车门上的第一车门锁定感测装置、第二车门锁定感测装置、第三车门锁定感测装置以及第四车门锁定感测装置,分别用于汽车的四个车门的锁是否锁定;所述智能服务系统根据车辆行车电脑中的标识信息,获取车辆相关信息;所述车辆相关信息包括工作状态信息和/或维修保养信息,根据所述车辆相关信息分析,形成车辆服务分类结果;所述智能后视系统包括:针孔摄像头、驾驶状态编码器、信号处理器、通道译码器、电子开关器、锁定器、语音提示器、液晶显示器;所述的针孔摄像头共有三个,两个分别设置在车辆左右两侧的后视镜上,一个设置在车厢后挡板上,三个针孔摄像头的输出接口分别与信号处理器的三个图像输入接口相连;用所述的针孔摄像头进行标定,在针孔摄像头的各参数集合中分别随机选择一个元素,通过蚁群算法进行随机搜索的概率通过下式计算:<maths num="0001" id="cmaths0001"><math><![CDATA[<mrow><mi>P</mi><mrow><mo>(</mo><msubsup><mi>&tau;</mi><mi>j</mi><mi>k</mi></msubsup><mo>(</mo><msub><mi>I</mi><mrow><mi>p</mi><mi>i</mi></mrow></msub><mo>)</mo><mo>)</mo></mrow><mo>=</mo><mfrac><mrow><msub><mi>&tau;</mi><mi>j</mi></msub><mrow><mo>(</mo><msub><mi>I</mi><mrow><mi>p</mi><mi>i</mi></mrow></msub><mo>)</mo></mrow><msubsup><mi>&eta;</mi><mi>j</mi><mi>&beta;</mi></msubsup><mrow><mo>(</mo><msub><mi>I</mi><mrow><mi>p</mi><mi>i</mi></mrow></msub><mo>)</mo></mrow></mrow><mrow><munderover><mo>&Sigma;</mo><mrow><mi>j</mi><mo>=</mo><mn>1</mn></mrow><mi>N</mi></munderover><msub><mi>I</mi><mrow><mi>p</mi><mi>i</mi></mrow></msub></mrow></mfrac><mo>,</mo><msubsup><mi>&eta;</mi><mi>j</mi><mi>&beta;</mi></msubsup><mrow><mo>(</mo><msub><mi>I</mi><mrow><mi>p</mi><mi>i</mi></mrow></msub><mo>)</mo></mrow><mo>=</mo><msup><mi>fit</mi><mi>k</mi></msup><mrow><mo>(</mo><mi>x</mi><mo>)</mo></mrow></mrow>]]></math><img file="FDA0000942437030000031.GIF" wi="909" he="221" /></maths>其中,k表示蚂蚁序数,i表示参数集合序数,j表示元素序数,τ<sub>j</sub>(I<sub>pi</sub>)意味着低k个蚂蚁在第i个参数集合I<sub>pi</sub>中的第j个元素上留下的信息,<img file="FDA0000942437030000032.GIF" wi="65" he="79" />表示蚂蚁k选择第i个参数集合I<sub>pi</sub>中的第j个元素的期望程度;所述<img file="FDA0000942437030000033.GIF" wi="143" he="85"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mg file="FDA0000942437030000034.GIF" wi="1358" he="167" />式中,e<sup>k</sup>=fit(x′)‑fit(x),为蚂蚁k前后循环搜索的解的适应值之差;其中,Q为用来调节信息素的调整速度的常数,fit(x)为适应度函数,x为蚂蚁k前后搜索的解空间;所述驾驶状态编码器的输出接口与信号处理器的数字信号输入接口连接,驾驶状态编码器的信号输入接口与车辆的左转、右转和倒车信号输出接口相连,信号处理器有两个输出接口,信号处理器的第一输出接口与通道译码器的输入接口相连,信号处理器的第二输出接口连至液晶显示器的输入接口,通道译码器的输出接口与电子开关器的控制输入接口连接,电子开关器的输出接口同时与锁定器的输入接口和语音提示器的输入接口连接。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启新路167号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