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用于钛合金等温局部加载成形的实验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钛合金等温局部加载成形的实验方法,采用凸模以增加模具与坯料配合中的稳定性,解决了试样与圆弧模具装配时容易偏移失稳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实验成功率。本发明通过使用凸模与不使用凸模分步加载的方式实现局部加载成形过渡区不均匀变形。模具加工与实验操作均简便易行,且很好地反映了过渡区在局部加载成形中的变形特点。本发明中,坯料的变形量梯度较圆弧模具时更加均匀,易于控制,便于后续特定变形量区域的组织观测,为定量研究揭示钛合金等温局部加载成形中过渡区微观组织演化机制及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基础。
申请公布号 CN10399324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01
申请号 CN201410211337.7 申请日期 2014.05.19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杨合;樊晓光;高鹏飞;雷鹏辉
分类号 C22F1/18(2006.01)I 主分类号 C22F1/18(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代理人 慕安荣
主权项 一种用于钛合金等温局部加载成形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步骤1,确定局部加载压下量;由局部加载成形过渡区不均匀变形特征要求中确定的过渡区最大不均匀应变量级ε<sub>max</sub>,采用公式(1)确定局部加载压下量D;D=H<sub>b</sub>×(1‑exp(‑ε<sub>max</sub>))         (1)式中:H<sub>b</sub>为坯料高度;ε<sub>max</sub>为指定的过渡区最大不均匀应变量级,为0.35~1.2;步骤2,确定模具的外形尺寸;所述模具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所述模具由柱面段和斜面段组成,其中,柱面段短边的边长为W<sub>d</sub>,柱面段高度为H=5mm;斜面段顶表面的短边的边长为B<sub>d</sub>=5mm,斜面段的垂直高度为H<sub>d</sub>;柱面段长边L<sub>d1</sub>与斜面段顶表面的长边L<sub>d2</sub>的长度均为36mm;所述斜面段垂直高度H<sub>d</sub>与局部加载压下量D相同;确定模具的外形尺寸时:所述柱面段短边的边长W<sub>d</sub>根据指定的过渡区不均匀变形量梯度k,通过公式(2)确定;W<sub>d</sub>=4H<sub>d</sub>/k+B<sub>d</sub>        (2)式中:H<sub>d</sub>为模具的斜面段垂直高度;k=1~2;B<sub>d</sub>为模具斜面段顶表面短边的边长:W<sub>d</sub>为模具柱面段短边的边长;步骤3,确定坯料的水平矩形截面的长边的边长L<sub>b</sub>;通过公式(3)确定坯料的水平矩形截面的长边的边长L<sub>b</sub>:L<sub>b</sub>=W<sub>d</sub>+5         (3)步骤4,坯料及模具制备;步骤5,等温局部加载成形;在高温力学实验机上完成等温局部加载成形,等温局部加载分两个加载步完成,具体实施过程是:第一加载步:将模具柱面段的下表面放置在高温力学实验机下模的中央;在坯料表面均匀涂上钛合金用玻璃润剂后,放置在模具斜面段的端面上,使模具和坯料的纵向对称面和横向对称面分别重合;通过高温力学实验机将模具和坯料整体加热到变形温度T<sub>β</sub>-(80~20)℃并保温30分钟;保温结束后,控制高温力学实验机的上模下压,实施第一加载步;当高温力学实验机上模下表面与坯料上表面接触后下压D;高温力学实验机的压下速度为0.1~0.4mm/s,完成加载后将变形坯料及模具取出空冷;第二加载步:在第一加载步变形冷却后的坯料表面均匀涂上钛合金用玻璃润剂并将经过第一加载步变形后坯料凹面朝上放置在实验机下模中央,通过高温力学实验机将模具和坯料整体加热到变形温度T<sub>β</sub>-(80~20)℃并保温30分钟;保温结束后,控制高温力学实验机的上模下压,实施第二加载步;当高温力学实验机的上模下表面与坯料上表面接触后下压D;实验机的压下速度为0.1~0.4mm/s;完成加载后将变形坯料及模具取出空冷;步骤6,过渡区微观组织观测;将经过第一加载步或第二加载步变形冷却后的试样沿平行于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剖开,制备金相试样并观测不同变形量区域的微观组织。
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