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高负荷重金属污染场地粘性土壤的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负荷重金属污染场地粘性土壤的修复方法,属于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领域。其步骤为:步骤一.污染土壤改性处理;制备炉渣粉末,按粘粒和炉渣粉末1:1~4的干基质量比加水混合均匀后老化养护7~15d,得到改性后的污染土壤;步骤二.制备淋洗A、淋洗液B;依次加入淋洗液A与淋洗液B对步骤一中改性后的污染土壤进行两次淋洗,固液分离后分别收集污染土壤和淋洗液;步骤三.钝化稳定化改良;制备富磷生物炭粉末,将生物炭粉末与步骤二中淋洗后土壤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后老化养护7~20d,完成土壤修复过程。本发明综合利用废物废液,改性物料、淋洗剂与钝化剂制备过程绿色,对土壤环境扰动小,利于土壤的生态恢复。
申请公布号 CN10419069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5.25
申请号 CN201410415898.9 申请日期 2014.08.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吴骏;张后虎;李春平;韩璐;晏井春;陈梦舫
分类号 B09C1/00(2006.01)I;B09B3/00(2006.01)I 主分类号 B09C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主权项 一种高负荷重金属污染场地粘性土壤的修复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污染土壤改性处理炉渣粉末的制备:对老化30d后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5mm的炉渣颗粒;采用0.05mol/L的盐酸对所述的炉渣颗粒进行酸洗,去除杂质,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并粉碎得到炉渣粉末;在场地待修复区域原位开挖受污染土壤,使用筛分破碎铲斗搅拌并粉碎土壤,使得90%以上的土壤颗粒粒径小于2cm;依据土壤质地,按粘粒和炉渣粉末1:1~4的干基质量比加入炉渣粉末,加水混合均匀后老化养护7~15d,得到改性后的污染土壤;步骤二.淋洗淋洗液的制备:对过膜后的长填龄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稀释,得到TC在300~800mg/L的稀释液,即淋洗液A;对过膜后的新鲜生活垃圾沥出液进行稀释,得到TOC在300~1000mg/L的稀释液,采用0.05mol/L的盐酸调节稀释液的pH至3~4,得到淋洗液B;按1kg:3~10L的固液配比依次加入淋洗液A与淋洗液B对上述步骤一中改性后的污染土壤进行两次淋洗,淋洗时间分别为2~12h,固液分离后分别收集污染土壤和淋洗液;步骤三.钝化稳定化改良生物炭的制备:将城市生活污水厂脱水污泥烘干并粉碎后,于600~750℃的限氧环境下热解2~6h,冷却后收集固态炭化产物并磨碎过筛,得到生物炭粉末;按1:5~50的干基质量比,将生物炭粉末与上述步骤二中淋洗后的污染土壤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后老化养护7~20d,完成土壤修复过程。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1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辑部楼4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