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配矿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矿方法,通过生产勘探地质资料、矿粉取样及化验、岩矿鉴定工作,明确所采矿石的矿体号、矿石类型、品位及含铁硅酸盐矿物含量等基本信息,解决了铁矿多矿体、多矿石类型的实际生产配矿的难题,有效的指导配矿技术人员的定量化配矿过程。此外,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完成单样和综合样的可磨可选试验工作,优化出各种矿体、各种矿石类型的最佳配矿比例范围,据此,有效的建立起精细化的“四要素”生产配矿模型,形成月度矿石质量均衡计划、旬穿孔爆破计划、日配矿方案逐级指导的配矿计划制度,明确了各个部位不同类型矿石利用原则和配矿比例,在保证矿石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高了入磨原矿品位的稳定率。
申请公布号 CN10560317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5.25
申请号 CN201610062405.7 申请日期 2016.01.29
申请人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臧龙;李贤;王英姿;徐飞飞;李芝禄
分类号 C22B1/00(2006.01)I;G06Q50/02(2012.01)I 主分类号 C22B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申艳玲
主权项 一种配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开展地表以下100m范围内赋存矿石的可磨可选试验以及工艺矿物学研究,结合生产勘探地质资料对矿石类型进行核准与修订;(2)建立分矿体、分类型、分品级的选矿试验采样标准,并按月度采剥计划进行采样和配样;采样方法为:沿掌子面连续打块取样,分矿石类型、分条带、分品级组成单样;矿石类型分为:①石英型Fe<sub>1</sub>,品级为贫矿和次贫矿,采样网度为50m;②闪石型Fe<sub>3</sub>,品级为贫矿和次贫矿,采样网度为50m;③镜铁矿Fe<sub>2</sub>,品级为贫矿和次贫矿,采样网度为50~100m;④砾岩铁矿Fe<sub>4</sub>,品级为贫矿,采样网度为50~100m;所述采样网度是指采取相邻两个试验样品位置的间隔距离。(3)建立可磨可选性定量评价标准体系,确定矿石的利用原则;可磨可选性等级要求及处置建议:①可磨性等级为极易磨,要求磨矿时间<8min,可磨性赋值为1.5;可选性等级为易选,要求浮选精矿品位≥66%,可选性赋值为1.5;处置建议:正常下矿;②可磨性等级为易磨,要求磨矿时间8‑11.5min,可磨性赋值为1.2;可选性等级为一般,要求浮选精矿品位64.5~66%,可选性赋值为1;处置建议:小比例配矿;③可磨性等级为难磨,要求磨矿时间11.5‑14min,可磨性赋值为1;可选性等级为难选,要求浮选精矿品位62~64.5%,可选性赋值为0.7;处置建议:暂不利用;④可磨性等级为极难磨,要求磨矿时间≥14min,可磨性赋值为0.7;可选性等级为极难选,要求浮选精矿品位&lt;62%,可选性赋值为0.5;处置建议:暂不利用;(4)建立配矿比例计算模型,验证实际配矿的合理性;f(精矿品位β%)=β1×k1+β2×k2+β3×k3+β4×k4≥66%式中,β1代表石英型、β2代表闪石型、β3代表镜铁型、β4代表砾岩铁型,k1、k2、k3、k4为对应配矿比例;(5)建立 “四要素”精细化配矿模型,依次编制采剥计划并进行配矿工作;(6)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可磨可选试验工作,优化出各种矿体、各种矿石类型的最佳配矿比例范围,据此组织生产配矿,分析选矿指标与各类矿石配矿比例的相关性,不断优化调整各类矿石的组合配矿比例。
地址 030003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尖草坪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