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应用土工材料在常水位线以上至护坡顶部陆向区域构建自然缓坡型护岸,并种植乔灌植被,然后在河道滩地区域和浅水区域分别种植挺水植物,在紧邻挺水植物区种植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每侧种植区域的横向宽度不超过整个河道水域宽度的1/4。本发明城市河道分别构建以新型土工材料为基地覆盖乔灌草植被的生态护坡、以挺水植物群落为主的河滩湿地和以浮叶、沉水植物群落为主的河岸带,形成一个结构功能完整的河道生态系统。该湿地型河道既能够显著改善河流水质,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河道景观,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申请公布号 CN10403270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5.18
申请号 CN201410217698.2 申请日期 2014.05.20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成水平;代嫣然;杨立华;唐孟煊;吴娟;向东方
分类号 E02B3/00(2006.01)I;C02F3/32(2006.01)I 主分类号 E02B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林君如
主权项 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构建生态护坡:应用土工材料在常水位线以上至护坡顶部陆向区域构建自然缓坡型护岸,并种植乔灌植被;(2)构建河滩湿地:在河道滩地区域和浅水区域分别种植挺水植物,每侧种植区域的横向宽度不超过整个河道水域宽度的1/8;(3)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河岸带:在紧邻挺水植物区种植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每侧种植区域的横向宽度不超过整个河道水域宽度的1/4;生态护坡上种植的乔灌植被选用水杉、垂柳、水杨、白杨、河柳、枫杨、池杉、落羽杉、水松榔榆、丝棉木、海棠花、海棠花、夹竹桃或香根草中的5种或以上,种植密度为7‑12株/100m<sup>2</sup>;其中的常绿针叶树种比例不低于20%;所述的挺水植物选用芦苇、香蒲、菖蒲、茭草、水蓼、慈姑或菰中的3种或以上,种植密度为20‑30株/m<sup>2</sup>,每种比例不低于10%;所述的浮叶植物选用睡莲、荷花、野菱、荇菜、槐叶萍或浮叶眼子菜中的3种或以上,荷花和睡莲的种植密度为1‑2株/10m<sup>2</sup>,其它植物的种植密度为20‑30株/m<sup>2</sup>,每种比例不低于10%;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褐藻、金鱼藻、竹叶眼子菜、苦草或微齿眼子菜中的3种或以上;平均种植密度为20‑30丛/m<sup>2</sup>,每种比例不低于10%。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