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由多聚甲醛制聚甲醛二甲基醚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聚甲醛制聚甲醛二甲基醚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以三聚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醛二甲醚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以甲醇、甲缩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其中甲醇:甲缩醛:多聚甲醛的质量比为0~10∶0~10∶1,其中甲醇与甲缩醛的用量不能同时为0,其中所用的催化剂选自下列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一种SO<sub>4</sub><sup>2-</sup>/ZrO<sub>2</sub>-La<sub>2</sub>O<sub>3</sub>、SO<sub>4</sub><sup>2-</sup>/ZrO<sub>2</sub>-Ce<sub>2</sub>O<sub>3</sub>、Cl<sup>-</sup>/TiO<sub>2</sub>-La<sub>2</sub>O<sub>3</sub>、Cl<sup>-</sup>/TiO<sub>2</sub>-Ce<sub>2</sub>O<sub>3</sub>、Cl<sup>-</sup>/Fe<sub>2</sub>O<sub>3</sub>-Ce<sub>2</sub>O<sub>3</sub>、SO<sub>4</sub><sup>2-</sup>/Al<sub>2</sub>O<sub>3</sub>-La<sub>2</sub>O<sub>3</sub>或S<sub>2</sub>O<sub>8</sub><sup>2-</sup>/ZrO<sub>2</sub>-La<sub>2</sub>O<sub>3</sub>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甲醛二甲醚的工业生产中。
申请公布号 CN10377216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5.18
申请号 CN201210412560.9 申请日期 2012.10.25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高晓晨;杨为民;刘志成;高焕新
分类号 C07C43/30(2006.01)I;C07C41/56(2006.01)I 主分类号 C07C43/3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由多聚甲醛制聚甲醛二甲基醚的方法,以甲缩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其中甲缩醛∶多聚甲醛的质量比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0)∶1,在反应温度为70~200℃,反应压力为0.2~6MPa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聚甲醛二甲醚,其中所用的催化剂选自下列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一种:SO<sub>4</sub><sup>2‑</sup>/ZrO<sub>2</sub>‑La<sub>2</sub>O<sub>3</sub>、SO<sub>4</sub><sup>2‑</sup>/ZrO<sub>2</sub>‑Ce<sub>2</sub>O<sub>3</sub>、Cl<sup>‑</sup>/TiO<sub>2</sub>‑La<sub>2</sub>O<sub>3</sub>、Cl<sup>‑</sup>/TiO<sub>2</sub>‑Ce<sub>2</sub>O<sub>3</sub>、Cl<sup>‑</sup>/Fe<sub>2</sub>O<sub>3</sub>‑Ce<sub>2</sub>O<sub>3</sub>、SO<sub>4</sub><sup>2‑</sup>/Al<sub>2</sub>O<sub>3</sub>‑La<sub>2</sub>O<sub>3</sub>或S<sub>2</sub>O<sub>8</sub><sup>2‑</sup>/ZrO<sub>2</sub>‑La<sub>2</sub>O<sub>3</sub>,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0.05~10%。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