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辊锻模具堆焊制造修复工艺
摘要 本发明的名称为辊锻模具堆焊制造修复工艺。属于模具堆焊工艺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直接用低耐热钢5CrMnMo、5CrNiMo常、高温耐磨性、耐冷热疲劳性能、热稳定性、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差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选用低耐热钢5CrMnMo、5CrNiMo模具钢作为基材,热处理硬度34-42HRC,或者将待修复模膛表面应整体向下或向外加工10~15㎜,将模具焊前预热;用硬度HRC34~42堆焊金属焊材堆焊厚度为3~6㎜的打底层;用硬度HRC42-48模具堆焊焊材堆焊厚度为3~6㎜的过渡层;用硬度大于HRC55合金堆焊材料堆焊厚度为5~8㎜的工作层;焊后进行回火处理,并随炉冷却至90~190℃出炉。本发明具有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节省加工费用,减少停机时间的特点,主要用于热锻回转模具堆焊制造及修复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318261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4.27
申请号 CN201110446958.X 申请日期 2011.12.28
申请人 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斌;张金刚;邓正友;周发明;李伟;蒋林涛;周光铸;郭际;朱国军
分类号 B23P6/00(2006.01)I;B23K9/04(2006.01)I 主分类号 B23P6/00(2006.01)I
代理机构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代理人 严崇姚
主权项 一种辊锻模具堆焊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⑴、首先,选用低耐热钢5CrMnMo、5CrNiMo模具钢作为基材,热处理硬度34‑42HRC,按长杆类锻件辊锻精制坯型腔尺寸扩大11~20㎜制成模具,将模具预热到550℃,保温10小时;⑵、其次,选用硬度HRC34~42堆焊金属焊材,在模具型腔内堆焊厚度为3~6㎜的打底层;⑶、再次,选用硬度HRC42‑48模具堆焊焊材,在模具型腔内打底层的基础上堆焊厚度为3~6㎜的过渡层;是硬度由低到高、耐冲击性由高到低的过渡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与强度,使模具不变形;⑷、最后,选用硬度大于HRC55合金堆焊材料,在模具型腔内过渡层的基础上堆焊厚度为5~8㎜的工作层;按要求加工形成模具工作型腔;⑸、焊后进行两次回火,第一次回火,温度500~550℃,保温6~12小时,第二次回火比第一次低10~20℃,保温6~12小时,使层间温度在450~550℃之间;回火完毕模具随炉冷却至90~110℃出炉,或把模具从炉中取出后用石棉布包裹缓冷。
地址 441700 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城关镇后街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