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铝合金轮毂电镀铬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电镀铬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械抛光→除蜡→碱洗→酸洗→活化→浸锌→电镀镍→焦磷酸盐镀铜→电镀铬。本发明重点调控电镀镍→焦磷酸盐镀铜→电镀铬这三个工艺步骤的镀液成分和电镀工艺,可以实现不采用电镀半光亮镍、光亮镍,以及不采用化学镀等打底工艺,省略了这些复杂的工艺步骤,改为仅采用电镀镍/焦磷酸镀铜双层打底,达到了比采用这些工艺还要优异的技术效果,且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申请公布号 CN10548378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4.13
申请号 CN201510984014.6 申请日期 2015.12.24
申请人 姜少群 发明人 姜少群
分类号 C25D5/12(2006.01)I;C25D3/12(2006.01)I;C25D3/38(2006.01)I;C25D3/04(2006.01)I 主分类号 C25D5/1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铝合金轮毂电镀铬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械抛光→除蜡→碱洗→酸洗→活化→浸锌→电镀镍→焦磷酸盐镀铜→电镀铬,其中在上述各步骤间分别用一次水水洗;其特征在于:其中电镀镍的镀液组成为:硫酸镍:80‑90g/L,氟离子:0.8‑0.9mol/L,柠檬酸铵:15‑20g/L,硫酸钠:1‑3g/L;电镀工艺参数为:pH值:4‑4.5,阴极电流密度:2‑4A/dm<sup>2</sup>,温度:约45‑55℃,时间:20‑30min;其中焦磷酸盐镀铜的镀液组成为:焦磷酸铜:65‑75g/L,焦磷酸钾:230‑240g/L, 柠檬酸铵:28‑32g/L,工艺参数为:温度:约45‑50℃,阴极电流密度:2‑3A/dm<sup>2</sup>, 时间:12‑16min;其中电镀铬的镀液组成为:铬酐:260‑280g/L,硫酸:1.5‑2.5g/L,三价铬:2.2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1‑0.03mol/L,硫酸钠:15‑25g/L,工艺参数为:温度:约45‑55℃,阴极电流密度:16‑18A/dm<sup>2</sup>,时间:10‑20min。
地址 31511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东吴中路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