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低温低浊高氨氮水强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摘要 低温低浊高氨氮水强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本发明属于高效给水处理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处理低温低浊高氨氮水的系统运行成本高和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强化处理系统包括冲击旋流混合装置、分级网格絮凝池、沉淀池、炭砂滤池和消毒接触池,原水首先进入冲击旋流混合装置中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初级原水依次流经各级网格絮凝池进行絮凝处理,絮凝处理后的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炭砂滤池,上清液经炭砂滤池中活性炭和石英砂的吸附和截留作用,滤后水再与消毒剂一起进入消毒接触池中发生耦合消毒,最后的净化水通过净水管排出。本发明低温低浊高氨氮水强化处理的工艺流程短、投资少,强化处理的效果良好。
申请公布号 CN10407192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4.06
申请号 CN201410338872.9 申请日期 2014.07.16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刘剑;赫俊国;袁一星;何开帆;于淼;董志虎
分类号 C02F9/04(2006.01)I;C02F101/16(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9/04(2006.01)I
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侯静
主权项 低温低浊高氨氮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温低浊高氨氮水强化处理系统包括冲击旋流混合装置(1)、一级网格絮凝池(2)、二级网格絮凝池(3)、三级网格絮凝池(4)、沉淀池(5)、炭砂滤池(6)和消毒接触池(7);原水进管(12)与冲击旋流混合装置(1)的进水口相连,在冲击旋流混合装置(1)的前端开有混凝剂投加口(8),在冲击旋流混合装置(1)中设置有多层格网,各层格网的孔眼交错布置,冲击旋流混合装置(1)的出水口通过一号水管(13)与一级网格絮凝池(2)的进水口相通,一级网格絮凝池(2)后接二级网格絮凝池(3),二级网格絮凝池(3)后接三级网格絮凝池(4),相邻的网格絮凝池之间设置有带通水口的隔墙(18),在各级网格絮凝池中均设置有多层格网,在三级网格絮凝池(4)的后面接有沉淀池(5),沉淀池(5)与三级网格絮凝池(4)之间通过底部开有通口的隔壁(19)隔开,沉淀池(5)为上向流斜管沉淀池或上向流斜板沉淀池,位于沉淀池(5)底部的排泥口与排泥管(16)相连接,位于沉淀池(5)上部的出水口通过二号水管(14)与炭砂滤池(6)的进水口相连接,在炭砂滤池(6)中铺设一层活性炭(10),在活性炭(10)的下方还铺设有一层石英砂(11),位于炭砂滤池(6)底部的出水口与三号水管(15)的一端相通,三号水管(15)的另一端连接到消毒接触池(7)的入水口上,在三号水管(15)上开有消毒剂投加口(9),消毒接触池(7)底部的出水口与净水管(17)相通,其中在一号水管(13)、二号水管(14)、三号水管(15)和净水管(17)上均设有阀门;其中在冲击旋流混合装置(1)中设置3~8层格网,每层格网的肋条(20)宽度为15~20mm,格网的孔径为1~2倍肋条宽度,各层格网间的间距不超过孔径的10~15倍;所述的一级网格絮凝池(2)、二级网格絮凝池(3)和三级网格絮凝池(4)中均设置有多层格网,格网的肋条(20)宽度为8~15mm,格网孔眼净间距为3~5倍肋条宽度,各层格网间距不超过孔眼净间距的5~20倍。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