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的致密储层成岩相预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的致密储层成岩相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每一样本岩心薄片的成岩相,确定其成岩定量三参数(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读取每一薄片的成岩定量三参数和该深度测井值;每个样本的测井值和成岩定量三参数组成学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全井段的成岩定量三参数;利用成岩定量三参数确定全井段测井成岩相;利用岩心数据分别建立地震弹性参数与成岩定量三参数的定量关系;利用建立的上述定量关系,用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结果分别预测成岩定量三参数平面分布;根据成岩定量参数平面分布确定成岩相平面分布。本发明实现了致密储层井间成岩相定量预测。
申请公布号 CN10546746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4.06
申请号 CN201510895321.7 申请日期 2015.12.07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发明人 张宪国;张涛;鞠传学;林承焰;董春梅;林建力;韩硕
分类号 G01V11/00(2006.01)I 主分类号 G01V1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国智京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代理人 孙文彬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的致密储层成岩相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使用偏光显微镜分析目标地层的岩心薄片,观察每片薄片中储层成岩作用类型,确定该薄片所对应样品点的储层成岩相类型;(b)通过薄片分析,确定每一片薄片所对应样品点处储层的成岩定量参数,所述成岩定量参数包括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c)对岩心深度进行测井深度归位,读取深度归位后岩心薄片所在深度位置的测井曲线值和成岩定量参数,第一个深度点的岩心薄片对应的数据为[dep<sub>1</sub>,log1<sub>1</sub>,log2<sub>1</sub>,…,logi<sub>1</sub>,Comp<sub>1</sub>,Res<sub>1</sub>,Cem<sub>1</sub>],其中dep<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的深度;Log1<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的第一条测井曲线的测井值;Log2<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的第二条测井曲线的测井值;logi<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的第i条测井曲线的测井值,i=1,2,…;Comp<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薄片观察确定的视压实率;Res<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薄片观察确定的视溶蚀率;Cem<sub>1</sub>为第一个样本点薄片观察确定的视胶结率。每个样本点薄片得到一组样本数据,依次编号,第j(j=1,2,3…)个深度点的薄片对应的数据为[dep<sub>j</sub>,log1<sub>j</sub>,log2<sub>j</sub>,…,logi<sub>j</sub>,Comp<sub>j</sub>,Res<sub>j</sub>,Cem<sub>j</sub>],其中dep<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的深度;Log1<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的第一条测井曲线的测井值;Log2<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的第二条测井曲线的测井值;logi<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的第i条测井曲线的测井值;Comp<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薄片观察确定的视压实率;Res<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薄片观察确定的视溶蚀率;Cem<sub>j</sub>为第j个样本点薄片观察确定的视胶结率。(d)以步骤(c)中建立的岩心薄片样本点数据为学习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全井段的成岩定量参数,分别得到全井段的成岩定量参数曲线;(e)按照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定量标准,利用测井解释的成岩定量参数曲线解释全井段成岩相;所述定量标准为: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标准;(f)在井点位置的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结果上,统计每个深度点的地震弹性参数值,利用井点数据分别建立地震弹性参数与每个成岩定量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g)利用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结果和步骤(f)建立的定量关系,将地震弹性参数反演数据体转化为成岩定量参数数据,得到井间的成岩定量参数分布;(h)根据不同成岩相的定量标准,利用井间的成岩定量参数预测结果,解释井间成岩相分布。
地址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