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多流场吸收反应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应用于化工及环保领域的吸收反应装置,具体为一种多流场吸收反应装置。解决现有的吸收反应装置结构存在缺陷,其吸收反应效果、净化效果、运行效果等不理想的问题。该装置由底部的预处理段、中部的至少一个吸收反应段及顶部的除湿段依次叠置而成;预处理段包括第一筒体、第一上层隔板、第一中心管、第一雾化喷头、第一排液口。吸收反应段包括第二筒体、第二上层隔板、第二开口环形挡板、第二挡板、第二中心管、第二雾化喷头、第二排液口。除湿段包括第三筒体、第三开口环形挡板、第三挡板、净化气体排放管、第三排液口构成。本实用新型除用于烟气和工业尾气的净化处置外,还可以用于化工领域的传质、萃取、分离等。
申请公布号 CN205127653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4.06
申请号 CN201520947623.X 申请日期 2015.11.25
申请人 潘小军;贾彩霞 发明人 潘小军;贾彩霞
分类号 B01D50/00(2006.01)I;B01D53/14(2006.01)I;B01D53/48(2006.01)I;B01D53/54(2006.01)I 主分类号 B01D50/00(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主权项 一种多流场吸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部的预处理段(A)、中部的至少一个吸收反应段(B)及顶部的除湿段(C)依次叠置而成;预处理段(A)包括底部封闭的带有蜗壳进气口的第一筒体(1),第一筒体内靠近顶部设置有第一上层隔板(2),第一上层隔板(2)上开有孔并固定有第一中心管(3),第一中心管(3)的一端覆盖第一上层隔板上所开的孔或固定于该孔内,另一端悬于第一上层隔板(2)和第一筒体(1)底板之间,第一筒体(1)中部设有第一雾化喷头(4),第一筒体(1)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5);吸收反应段(B)包括底部封闭的第二筒体(11),第二筒体(11)内靠近顶部设置有第二上层隔板(12),在第二上层隔板(12)和第二筒体(11)底板之间固定有第二开口环形挡板(13),第二开口环形挡板(13)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上层隔板和第二筒体底板密封连接,第二开口环形挡板(13)的一端与第二筒体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挡板(14),第二挡板(14)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上层隔板和第二筒体底板密封连接,第二上层隔板(12)上开有位于第二开口环形挡板内圈范围的孔,并在第二上层隔板(12)上固定有第二中心管(15),第二中心管(15)的一端覆盖第二上层隔板上所开的孔或固定于该孔内,另一端悬于第二上层隔板和第二筒体底板之间,第二筒体底板上开有位于第二筒体内壁与第二开口环形挡板之间的第二进气口(16),第二筒体中部设有第二雾化喷头(17),第二筒体底部设有第二排液口(18);除湿段(C)包括顶部和底部封闭的第三筒体(21),第三筒体(21)内固定有第三开口环形挡板(22),第三开口环形挡板(22)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三筒体的顶板和底板密封连接,第三开口环形挡板22的一端与第三筒体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三挡板(23),第三挡板(23)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三筒体的顶板和底板密封连接,在第三筒体顶板上开有位于第三开口环形挡板22内圈范围的孔,该孔内固定有净化气体排放管(24),净化气体排放管(24)的下端伸入第三筒体内,第三筒体底板上开有位于第三筒体内壁与第三开口环形挡板之间的且与第二进气口(16)位置对应的第三进气口(25),第三筒体底部设有第三排液口(26)。
地址 030027 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11号